烯烃氧化为邻二醇是很常见的官能团转化方法,利用环氧化、水解和高锰酸钾/四氧化锇氧化,能得到反式或顺式邻二醇,而将邻二醇转化为烯烃的方法却比较少。Corey–Winter烯烃合成 是很重要的一种官能团转换方法,将邻二醇转化为烯烃。
通过环1,1-硫代羰基二咪唑(TCDI)和三甲氧基膦立体定向将二醇转化为相应的烯烃的反应,被称为Corey-Winter烯烃化,又叫Corey-Winter还原消除,或Corey-Winter还原烯烃化。
反应通过硫羰基二咪唑TCDI和三甲氧基磷实现,首先是醇羟基与硫羰基二咪唑发生取代,形成六元环的中间体。接着硫羰基和磷发生作用,诱发α消除得到磷ylide,脱除一分子二氧化碳,最终得到烯烃产物。该反应为合成具有特定结构的烯烃提供了独特路径,在药物、天然产物全合成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反应定义
Synthesis of alkenes from 1,2-diols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a 1,2-thionocarbonate, followed by treatment with a trialkylphosphite
反应机理
以邻二醇类化合物为起始原料,首先与硫羰基化试剂(如硫光气、二硫代碳酸酯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硫代碳酸酯中间体,接着在亚磷酸三甲酯等试剂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脱去硫代羰基等基团,最终形成碳 - 碳双键,生成烯烃产物。
反应一般在无水有机溶剂环境下进行,常用的溶剂有甲苯、二氯甲烷等,以确保反应物及试剂的稳定性。反应过程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多在低温至室温范围调控,通常在 - 20°C 到 25°C 之间,精准控制温度对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至关重要,同时各试剂与底物的比例也需合理调配。
有两种可能的历程生成膦ylide中间体,一种通过三元环过渡态转化为叶立德,另一种亚磷酸酯进攻硫原子得到卡宾,然后与另一分子的亚磷酸酯反应生成叶立德中间体,最后裂环放出二氧化碳,得到烯烃。
进方法用硫代光气使反应温度降低很多,温和的条件使带有多种官能团的复杂分子也可应用。此反应的特点是立体专一性,消除一步是顺式消除,能得到高产率的顺和反式烯烃。因此用于张力大的烯烃、反式中环烯烃的合成,也用于实现顺反构型烯烃的相互转化。产物烯烃的立体化学性质由原料邻二醇的立体化学性质决定。
最早发表:
Corey, E. J.; Winter, R. A. E. J. Am. Chem. Soc. 1963, 85, 2677−2678.
1963年,E. J. Corey和R. A. E. Winter描述了一种新的两步法,通过环1,2-硫代碳和1,2-三硫代碳来立体定向合成烯烃。
反应特点
- 在顺消会导致极端张力结构(如经环己烯)的情况下,没有观察到消去现象。
- 产物烯烃的立体化学性质只取决于起始1,2-二醇的立体化学性质(顺式或反式),通常在反应条件下产物没有异构化。
- 一个顺式烯烃,可以转化为trans-1,2-二醇,并经过Corey-Winter过程得到相应的反式烯烃。同样,反式烯烃也可以转化为相应的顺式烯烃。
合成应用
T.K.M.Shing等人完成了(+)-crotepoxide和(+)-boesenoxide等天然存在的环己烷环氧化物的对映选择性合成。使用Corey-Winter方法制备了关键中间体1,3-环己二烯,然后通过几个步骤将其转化为天然产物。
图片来源:人名反应的战略性应用
T.Shioiri等人通过首次对天然产物进行对映选择性全合成,确定了天然产物radiosumin的绝对构型。在其中一个关键的合成中间体中,通过使用Corey-Hopkins试剂(1,3-二甲基-2-基-1,3,2-三氮杂磷烷)进行的Corey-Winter烯烃化反应,安装了s-trans1.3-二烯。
图片来源:人名反应的战略性应用
在J.H.Rigby的实验室里,合成了英格南烷二萜。在这些研究中,有必要研究一个结构复杂的烯丙氧基中间体的开环反应。这个烯丙氧基是从一个1,3-二烯通过三步反应制备的:二羟基化、环氧化和科里-温特烯丙氧基化。
图片来源:人名反应的战略性应用
G.W.J.Fleet及其同事合成了L-(+)-山梗碱和其他高氧化的单环结构,这些结构对橙皮苷酶(L-鼠李糖苷酶)具有抑制活性。为了去除合成终产物中的邻位二醇基团,使用了科里-温特偶合反应。
图片来源:人名反应的战略性应用
反应实例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7 , vol. 72, # 14 p. 5276 - 5284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 vol. 131, # 30 p. 10587 - 10597
Heterocycles, 2002 , vol. 58, p. 471 - 504
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3 , # 20 p. 3997 - 4002
Organic Letters, 2002 , vol. 4, # 5 p. 799 - 802
最新机理研究进展
北京大学余志祥教授课题组利用量子化学计算以及多参数线性拟合等手段,详细地研究了Corey-Winter的机理,并提出了新的反应路径。
有别于其他所有机理,在他们新提出的路径中,亚磷酸三烷基酯首先进攻硫代碳酸酯的碳原子而非硫原子,生成偶极子;随后该偶极子发生分子内环化,生成螺环;螺环直接发生环消除生成卡宾以及硫代磷酸酯;卡宾最后经历协同的逆周环反应生成烯烃和二氧化碳。
与此同时,他们还成功地解释了前人的机理实验,提出了模型解释了为什么P1能大大降低反应温度,修正了逆环化过程的电子流动模式以及逆环化过程的Woodward-Hoffmann轨道相关图。相关论文发表于J. Am. Chem. Soc.期刊【J. Am. Chem. Soc., 2025, DOI: 10.1021/jacs.5c02629】。
如需查看更多人名反应信息或查询相关参考文献,请使用摩熵化学(MolAid)人名反应功能,此模块收录了1000+化学界已被认可和提及的有机化学反应,助力您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从而高效合成目标化合物。
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