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氧化铑,无水 | 12036-35-0

中文名称
氧化铑,无水
中文别名
无水氧化铑;氧化铑(III);氧化铑;三氧化二铑;无水氧化铑(III);三氧化二铑水合物
英文名称
rhodium monoxide
英文别名
Oxorhodium
氧化铑,无水化学式
CAS
12036-35-0
化学式
ORh
mdl
——
分子量
118.905
InChiKey
SJLOMQIUPFZJA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00°C (dec.)
  • 密度:
    8.2 g/mL at 25 °C(lit.)
  • 暴露限值:
    a/nm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该物质是稳定的。 需要避免接触的物料包括氧化物、湿气以及水源。 当加热至1150℃以上时,它会分解为铑和氧气;而在氢气流中加热至暗红色时,则会被还原。此外,该物质不溶于水和酸,甚至不溶于王水。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2
  • 重原子数:
    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b)
  • 危险品标志:
    O,Xi
  • 安全说明:
    S17,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8,R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8259085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288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b)

SDS

SDS:019524080019001e5ad72b80c8523c6e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氧化铑(III)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化学品全球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O3Rh2
分子式
: 253.81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Dirhodium trioxide
-
CAS 号 12036-35-0
EC-编号 234-846-9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铑/氧化铑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灰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不适用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8.2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氧化铑,即三氧化二铑,化学式为Rh₂O₃,分子量253.81。它是一种灰色晶体或无定形粉末,相对密度为8.20,不溶于水、酸、王水及碱,在1100~1500℃时分解为金属铑和氧气。能被氢气、二氧化硫等还原剂还原为铑。

其五水合物为柠檬黄色粉末,不溶于水,但可溶于多种酸。新鲜沉淀的五水合物在受热后会失水并分解放出氧气,产物是不溶性黑色的四氧化三铑。

图1:氧化铑粉末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东方编辑整理(2016-03-03)。

制备

氧化铑可由以下方法制得:在空气或氧气中加热铑至600~1000℃,或其水合物脱水处理;也可通过硝酸盐热分解等法获得。

用途

氧化铑广泛用于制作各种铑盐、催化剂、特种合金及电镀材料。它还可以应用于陶瓷制造领域,因其优越的抗热震性能和耐磨性提高特性,特别适合在冷热交替频繁的高温部位使用,并显著降低了生产能耗,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此外,氧化铑还参与制备超级电容器用氮包覆废弃PVC基复合电极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导电效率、简单的制作工艺等优点;掺杂纳米碳酸铬和碳酸氢铵能够促进活性炭孔隙的形成及提高表面活性能,增强电解质离子穿透性,提高导电性。此过程简单、生产周期短、原料易得且适用范围广泛。

回收工艺

氧化铑的回收操作通常在反应釜中进行:加入一定量的水和硝酸,加热并搅拌,随后在保持一定温度和时间下加入金泥后过滤;滤液用于还原银,而氧化铑则留在滤渣中。对含铑废料,可将反应釜中的溶液加热并在搅拌状态下加入还原剂,控制还原温度及还原剂量以确保效果最佳。还原后的金粉经过滤、洗涤和烘干处理后熔炼铸锭。

生产方法
  1. 将铑粉末与氯化钠混合,在600~700℃的高温下通入氯气进行处理;冷却后用温水溶解,制得紫红色的Na₃RhCl₆溶液。不溶残渣可反复加入NaCl并重复相同步骤。向溶液中逐步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直至反应生成黄褐色的Rh(OH)₃沉淀,并注意观察反应进程。将沉淀分离,在约1000℃下灼烧,经过1小时左右即可获得Rh₂O₃。

  2. 在900℃空气中加热铑粉60小时,可获得β-Rh₂O₃;或将海绵状铑在980℃的空气中加热100小时亦可获得相同物质。另外,在730℃下,将Rh(NO₃)₃·6H₂O加热50小时可以获得纯净的α-Rh₂O₃。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氧化碳 以 solid matrix 为溶剂, 生成 氧化铑,无水 、 oxo(oxomethylidene)rhodium 、 dihydroxy(hydroxymethyl)rhodium 、
    参考文献:
    名称:
    稀有气体基质中铑和钴原子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红外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摘要:
    使用基质隔离红外光谱研究了激光烧蚀的铑和钴原子与固体氩气和氖气中二氧化碳分子的反应。OMCO,O2MCO,OMCO(-)(M = Rh,Co),OCo2CO和OCoCO(+)分子已经形成,并根据同位素位移,混合同位素分裂模式,紫外线照射,CCl4掺杂实验进行了表征,以及激光功率的变化 对这些产品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实验和计算的振动频率,相对吸收强度和同位素位移之间的总体一致性支持从基质红外光谱中鉴定这些产物。
    DOI:
    10.1021/jp072809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frared Spectroscopic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n the Reactions of Rhodium and Cobalt Atoms with Carbon Dioxide in Rare-Gas Matrixes
    作者:Ling Jiang、Yun-Lei Teng、Qiang Xu
    DOI:10.1021/jp0728095
    日期:2007.8.1
    Reactions of laser-ablated rhodium and cobalt atoms with carbon dioxide molecules in solid argon and ne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matrix isola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OMCO, O2MCO, OMCO(-) (M = Rh, Co), OCo2CO, and OCoCO(+) molecules have been formed and characterized on the basis of isotopic shifts, mixed isotopic splitting patterns,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CCl4-doping experiments, and
    使用基质隔离红外光谱研究了激光烧蚀的铑和钴原子与固体氩气和氖气中二氧化碳分子的反应。OMCO,O2MCO,OMCO(-)(M = Rh,Co),OCo2CO和OCoCO(+)分子已经形成,并根据同位素位移,混合同位素分裂模式,紫外线照射,CCl4掺杂实验进行了表征,以及激光功率的变化 对这些产品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实验和计算的振动频率,相对吸收强度和同位素位移之间的总体一致性支持从基质红外光谱中鉴定这些产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