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氧化银 | 20667-12-3

中文名称
氧化银
中文别名
氧化二银
英文名称
silver (I) oxide
英文别名
silver oxide;silver oxide (I);Oxosilver;silver
氧化银化学式
CAS
20667-12-3
化学式
Ag2O
mdl
——
分子量
231.736
InChiKey
KHJDQHIZCZTCA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C (dec.)
  • 密度:
    7,143 g/cm3
  • 溶解度:
    不溶于乙醇;溶于酸溶液、碱溶液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2
  • 重原子数:
    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5.1
  • 危险品标志:
    O,C
  • 安全说明:
    S17,S26,S3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8,R34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84329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479 5.1/PG 2
  • 危险类别:
    5.1
  • RTECS号:
    VW490000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标志:
    GHS03,GHS05,GHS09
  • 危险性描述:
    H271,H318,H41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20,P273,P280,P305 + P351 + P338,P501

SDS

SDS:eafb8057aa65b98272bc11ef63370274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理化性质

氧化银(化学式:Ag₂O),分子量231.74,是一种棕黑色立方晶体或粉末。在光照下会逐渐分解为银和氧气,比重7.143(16.6℃)。于60~80℃干燥后几乎呈黑色,在300℃时开始分解,并且在250~300℃间加速分解。它稍微溶于水而呈碱性反应,可溶于氨水、氰化钾溶液、硝酸及硫代硫酸钠溶液,但在乙醇中难溶。潮湿状态下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当有碱存在时,甲醛水溶液能使氧化银还原为金属银。与可燃有机物摩擦会引发燃烧。其氨溶液在长时间放置后,有时会析出具有强烈爆炸性的黑色晶体,可能是氮化银(Ag₃N)或亚氨基化银(Ag₂NH)。在有机合成中,氧化银常用来使羟基置换卤原子,或是作为氧化剂;在玻璃工业中,则用作着色剂。由硝酸银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

水中溶解度(g/100ml)

20℃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度为1.3×10⁻³克。

应用

应用
氧化银呈棕黑色粉末,禁带宽度为2.25eV。在光照下会逐渐分解,在潮湿环境下易吸收二氧化碳;它广泛应用于净水剂、防腐剂、扣式电池及电子元器件材料和玻璃着色剂等方面;此外,氧化银还用作有机反应中的一种催化剂,以条件温和、产率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在有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偶联反应等多种反应中发挥作用。

化学性质
氧化银为棕褐色立方结晶或棕黑色重质粉末,可溶于酸、氨水及醇,微溶于水。

用途

  • 用作氧化剂、分析试剂和防腐剂
  • 用于医疗及玻璃磨光剂、着色剂、净水剂
  • 在制药和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也可作为化学合成催化剂

用途(续)

  • 氧化银是氧化银电池的电极材料。它在有机合成中可作为弱氧化剂和弱碱,能与1,3-二取代咪唑盐及苯并咪唑盐反应生成氮杂环卡宾,并用于替代不稳定的配体(如环辛二烯或乙腈),作为卡宾转移试剂进行过渡金属卡宾配合物的合成。
  • 在低温且存在水汽的情况下,氧化银可以将有机溴化物和氯化物转化为醇类;将苯甲基卤化物转化成苯甲基醚,并与碘甲烷组合使用作为甲基化试剂,在糖类甲基化分析及霍夫曼消去反应中应用广泛。
  • 用于醛的氧化为羧酸,以及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表面催化剂。
生产方法

通过硝酸银法来制备氧化银:硝酸银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氧化银,并经过洗涤、分离和干燥后得到成品。该反应式如下: 2AgNO₃ + 2NaOH → Ag₂O + 2NaN O₃ + H₂O

类别
  • 氧化剂
  • 急性毒性:口服-大鼠 LD50:2820毫克/公斤;口服-小鼠LD50:1027毫克/公斤
  • 爆炸物危险特性:与有机物、易氧化物混合易爆
  • 可燃性危险特性:光照分解氧,遇易氧化物易燃
  • 储运特性:库房通风低温干燥;需与燃料、有机物、易氧化物、硫和磷分开存放
灭火剂

水或砂土。

职业标准
  • TLV-TWA 0.01毫克(铝)/立方米
  • STEL 0.03毫克(铝)/立方米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巯基烟酸氧化银 在 H2O 、 NaOH 、 H2SO4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74%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 hexanuclear silver(I) cluster [Ag(Hmna)]6·4H2O (H2mna = 2-mercaptonicotinic acid) and a supramolecular gold(I) complex H[Au(Hmna)2] in the solid state, and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摘要:
    2-巯基烟酸(H2mna = 2-HS(C5H3N)CO2H)与悬浮在水介质中的 Ag2O 反应生成两种银(I)络合物,一种是在酸性条件下形成的不溶于水、可溶于 DMSO 的黄色粉末 [Ag(Hmna)]6-4H2O 1,另一种是在碱性条件下形成的可溶于水的黄色粉末 {Na[Ag(mna)]-H2O}n 2。这两种络合物在改变溶液酸度时会发生相互转化。通过外加丙酮的二甲基亚砜和水溶液的蒸汽扩散结晶,1 得到了淡黄色的立方晶体,2 得到了淡黄色的板状晶体,但只有 1 的结构测定成功。1 的分子结构由一个离散的六核银(I)簇组成,两个银(I)三角形由巯基烟酸阴离子连接,每个银(I)原子周围的几何结构由一个芳香族氮原子和两个 μ-S 原子以及两个微弱的银(I)-银(I)相互作用构成。通过将 Na3[Au(mna)2]-2H2O 4 用盐酸水溶液处理,制备出相应的金(I)络合物 H[Au(Hmna)2] 3,该络合物为不溶于水、可溶于 DMSO 的黄色粉末,它是由 Na[AuCl4]-2H2O∶H2mna∶NaOH 在水溶液中以 1∶4∶8 的摩尔比反应得到的。通过外加丙酮的二甲基亚砜溶液的蒸汽扩散,络合物 3 结晶为黄色针状晶体。它的晶体结构以单体 2 共配位 AuS2 为核心,通过两个吡啶环之间的 π-π 堆叠作用(面间距为 3.42(2)-3.52(1) Å)以及两种不同的氢键作用(一种是在羧基质子和芳香族氮之间形成的氢键,另一种是在两个扭曲的羧基之间形成的不寻常的单模氢键)显示出一种超分子排列。此外,还通过元素分析、TG/DT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1-4 的 1H 和 13C NMR 以及 2 的 109Ag NMR 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根据最小抑菌浓度评估,1-4 复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DOI:
    10.1039/b001664k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TOKI, MOTOYUKI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3-甲基-2-吡啶醛氧化银sodium hydroxide盐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58h, 以73.5%的产率得到3-甲基-2-吡啶甲酸
    参考文献:
    名称:
    EP1180514
    摘要:
    公开号: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rect Coupling of Oxazolines and N-Heterocyclic Carbenes:  A Modular Approach to a New Class of C−N Donor Ligands for Homogeneous Catalysis
    作者:Vincent César、Stéphane Bellemin-Laponnaz、Lutz H. Gade
    DOI:10.1021/om020608b
    日期:2002.11.1
    Reaction of 1-mesityl imidazole with 2-bromo-4,4-dimethyloxazoline gave the 2-(4,4-dimethyl)oxazolinyl imidazolium salt 1, which was converted to the silver N-heterocyclic carbene complex [AgI(carbene)Br] 2 by stirring 1 with Ag2O in dichloromethane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confirmed the monomeric nature of complex 2, the coordination around the metal being quasi-linear with
    1-间苯二甲咪唑与2-溴-4,4-二甲基恶唑啉的反应得到2-(4,4-二甲基)恶唑啉基咪唑鎓盐1,将其转化为银N-杂环卡宾络合物[Ag I(carbene)Br通过在室温下将1与Ag 2 O的二氯甲烷溶液一起搅拌,得到[ 2 ] 。晶体结构分析证实了配合物2的单体性质,金属周围的配位是准线性的,C(1)-Ag-Br键角为169.4(1)°,Ag-C(1)键长为19.4°。 2.093(4)Å。使银络合物2与[PdCl 2(COD)]反应,得到相应的单卡宾-钯络合物3,为此,X射线衍射研究建立了一个扭曲的正方形平面构型,其中咪唑基和恶唑啉基环位于分子平面上。发现钯配合物3是用于Heck和Suzuki CC偶联反应的活性催化剂。即使在低催化剂负载量(0.02mol%)的情况下,活化或失活的溴芳烃的偶联也迅速进行,而与活化的氯芳烃的反应需要较高的催化剂负载量3mol%。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Pt: MVol.C3, 33, page 342 - 349
    作者:
    DOI:——
    日期:——
  • Buckton, G. B.,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855, vol. 7, p. 28
    作者:Buckton, G. B.
    DOI:——
    日期:——
  • Buckton, G. B.,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855, vol. 64, p. 68
    作者:Buckton, G. B.
    DOI:——
    日期:——
  • Lorenzotti, Adriana; Cingolani, Augusto; Leonesi, Dante,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in Inorganic and Metal-Organic Chemistry, 1983, vol. 13, p. 263 - 278
    作者:Lorenzotti, Adriana、Cingolani, Augusto、Leonesi, Dante、Bonati, Flavio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