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nitroveratrylthiol | 1585977-30-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nitroveratrylthiol
英文别名
(4,5-dimethoxy-2-nitrophenyl)methanethiol
6-nitroveratrylthiol化学式
CAS
1585977-30-5
化学式
C9H11NO4S
mdl
——
分子量
229.257
InChiKey
ZEQYNRKSLUEYB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78.6±37.0 °C(Predicted)
  • 密度:
    1.27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65.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nitroveratrylthiol甲醇 、 aq. phosphate buffer 、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4,5-dimethoxy-2-nitroso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和两个光子激活的半胱氨酸过硫化物供体生物靶向。
    摘要:
    在“ S-过硫化”(一种硫介导的氧化还原循环)中,过硫化物已被视为类似于H 2 S的潜在信号传导化合物。由于缺乏有效的过硫化物供体,阻碍了对这种硫介导物质的研究。在当前的这项研究中,我们基于邻硝基苄基(ONB)光触发物开发了单光子活化和二光子活化的过硫化物供体,后者释放了生物活性的过硫化物(N-乙酰基L-半胱氨酸过硫化物(NAC-SSH)的时空分布。接下来,我们已经证明了分别使用众所周知的“开启”荧光探针(即单溴二烯)和捕集剂(即2,4-二硝基氟苯)定性和定量地检测过硫化物的释放。此外,我们检查了合成的过硫化物供体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以及在高度氧化的细胞环境中的细胞保护能力。
    DOI:
    10.1021/acs.joc.9b01224
  • 作为产物:
    描述:
    4,5-二甲氧基-2-硝基溴苄盐酸 作用下, 以 甲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6-nitroveratrylthiol
    参考文献:
    名称:
    一和两个光子激活的半胱氨酸过硫化物供体生物靶向。
    摘要:
    在“ S-过硫化”(一种硫介导的氧化还原循环)中,过硫化物已被视为类似于H 2 S的潜在信号传导化合物。由于缺乏有效的过硫化物供体,阻碍了对这种硫介导物质的研究。在当前的这项研究中,我们基于邻硝基苄基(ONB)光触发物开发了单光子活化和二光子活化的过硫化物供体,后者释放了生物活性的过硫化物(N-乙酰基L-半胱氨酸过硫化物(NAC-SSH)的时空分布。接下来,我们已经证明了分别使用众所周知的“开启”荧光探针(即单溴二烯)和捕集剂(即2,4-二硝基氟苯)定性和定量地检测过硫化物的释放。此外,我们检查了合成的过硫化物供体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以及在高度氧化的细胞环境中的细胞保护能力。
    DOI:
    10.1021/acs.joc.9b012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induced changes in hydrogen bonding patterns of 8-thiopurine nucleobase analogues in a DNA strand
    作者:Kunihiko Morihiro、Tetsuya Kodama、Shohei Mori、Satoshi Obika
    DOI:10.1039/c3ob42427h
    日期:——
    Hydrogen bonds (H-bonds) formed between nucleoba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nucleic acid structures. The H-donor and H-acceptor pattern of a nucleobase is responsible for selective and correct base pair formation. Herein, we describe an 8-thioadenine nucleobase analogue and an 8-thiohypoxanthine nucleobase analogue with a photolabile 6-nitroveratryl (NV) group on the sulfur
    核碱基之间形成的键(H键)在各种核酸结构的构建中起重要作用。核碱基的H-供体和H-受体模式负责选择性和正确的碱基对形成。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在原子上分别具有光不稳定的6-硝基veratryl(NV)基团的8-thioadenine核碱基类似物和8-thiohypoxanthine核碱基类似物(分别为SA NV和SH NV)。轻触发去除NV基团会导致互变异构化,并改变SA NV和SH NV的H键结构。H键模式的这种变化对8-嘌呤核碱基类似物的碱基识别有很大的影响。特别地,SH NV的碱基识别在光辐照下明显从鸟嘌呤变为腺嘌呤。这些结果表明,H键模式的光诱导变化是利用时空控制操纵核酸组装的独特策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