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uH2(CO)(NH(C2H4PPh2)2)] | 1443500-4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uH2(CO)(NH(C2H4PPh2)2)]
英文别名
trans-RuH2(CO)(b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amine);trans-RuH2(CO)(dpa);[RuH2(CO)(NH(C2H4PPh2)2)]
[RuH2(CO)(NH(C2H4PPh2)2)]化学式
CAS
1443500-40-0
化学式
C29H31NOP2Ru
mdl
——
分子量
572.589
InChiKey
ZOKBZXOWPMZKP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Ru-MACHO 、 三乙基硼氢化钠甲苯 为溶剂, 生成 [RuH2(CO)(NH(C2H4PPh2)2)]
    参考文献:
    名称:
    钌PNP配合物催化的醇的无受体脱氢偶联:催化剂结构和氢传质的影响
    摘要:
    使用有机金属合成和动力学建模方法相结合,研究了纯条件下醇与酯的无碱无受体催化脱氢均偶联反应。认为的双功能钌脂族PNP复合物非常活泼,可提供高达15,000的TON。值得注意的是,确定了气体传质问题,这使我们能够合理化先前的观察结果。实际上,反应动力学受到反应中共同产生的氢从液相到气相的转移速率的限制。从机械上讲,这涉及相互转化的酰氨基一氢化物/氨基二氢化物。通过转换为化学状态来克服这一问题,导致初始周转频率从大约2000增加到6100 h -1。当考虑评估此类反应中新的或报道的催化系统时,这会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忽略这些工程方面可能会产生误导。
    DOI:
    10.1016/j.jcat.2016.06.001
  • 作为试剂:
    描述:
    三氟乙酸甲酯[RuH2(CO)(NH(C2H4PPh2)2)]氢气sodium methyl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40.0 ℃ 、1.01 MPa 条件下, 反应 8.0h, 生成 2,2,2-三氟乙醇三氟乙醛缩甲基半醇
    参考文献:
    名称:
    α-氟化酯与双功能钳型钌 (II) 催化剂的实际选择性加氢生成氟化醇或氟半缩醛
    摘要:
    用钳型双功能催化剂 RuHCl(CO)(dpa) 1a、反式-RuH2(CO)(dpa) 1b 和反式-RuCl2(CO)(dpa) 1c 在温和条件下选择性氢化氟化酯迅速进行,得到相应的氟化醇或半缩醛,收率良好至极好。在优化条件下,手性(R)-2-氟丙酸酯的加氢反应顺利进行,得到相应的手性醇,ee值没有出现严重下降。
    DOI:
    10.1021/ja403852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Ruthenium‐catalyzed <i>β</i> ‐methylation of Alcohols with Methanol
    作者:Akash Kaithal、Marc Schmitz、Markus Hölscher、Walter Leitner
    DOI:10.1002/cctc.201901871
    日期:2020.2.6
    complex [Ru(H)2(CO)(HN(C2H4PPh2)2)] I was inferred as the active species catalyzing the de‐hydrogenation/re‐hydrogenation of substrates and intermediates (“hydrogen borrowing”). The hydrogen‐bonded alcohol adduct of this complex was identified as the lowest lying intermediate (TDI). The C−C bond formation results from a base‐catalyzed aldol reaction comprising the transition state with the highest energy
    最近已经描述了使用包含钳络合物[RuH(CO)(BH 4)(HN(C 2 H 4 PPh 2)2)]-(Ru-MACHO-BH的催化系统对醇与甲醇的选择性β-甲基化进行了描述)1和醇盐碱作为助催化剂。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详细的机理分析1-苯基丙烷-1-醇的单甲基化2一个为原型实例。几个实验观察到的中间体在整个反应网络的DFT衍生的能量表面上定位为稳定的极小值。络合物[Ru(H)2(CO)(HN(C 2 H 4 PPh 2)2)]我被认为是催化底物和中间体脱氢/再加氢的活性物种(“氢借入”)。该复合物的氢键键合醇加合物被确定为最低位置的中间体(TDI)。C-C键的形成是由碱催化的羟醛反应引起的,该反应包括具有最高能量(TDTS)的过渡态。通过计算得出的复杂反应网络的能量跨度(29.2 kcal / mol)可以很好地反映实验确定的分别在甲醇甲苯中的26.1 kcal / mol和26.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