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李远研究员课题组招聘博士后、博士生、科研助理(具有读博意愿的硕士生) - 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光电器件。
近日,三峡大学王能中/黄年玉/姚辉团队报道了一种α,β-不饱和酮与MBH酯的化学多样性串联反应的新方法,通过有机膦介导或PIII/PV=O氧化还原循环催化,选择性合成多种双环化合物,相关成果发表在Organic Letters上,第一作者为2023级硕士研究生刘晏妃与2024级硕士研究生陈勇,通讯作者为王能中、黄年玉和姚辉。
为促进电化学能源系统产业技术进步,加强国内外电化学能源科技交流,推动电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第六届国际电化学能源系统大会”定于2025年12月5-7日在中国南宁举办。竭诚欢迎国内外电化学能源材料、器件和系统应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企业家、投资者参加本次盛会!
10月20日,位于无锡江阴梅园大街618号的江苏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现场视频显示,厂区内腾起阵阵白雾,火光冲天。人民网从江阴市委宣传部获悉,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具体原因正在调查。
2025年10月18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先生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回望他过去的人生,是足够精彩的一生,也是动荡的百年。
根据行业发展需要,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决定于2025年10月22日—24日在享有中国美业港美誉的江苏省杭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织召开“2025中国新剂型洗涤产品发展大会暨2025中国日用化学品可降解、可回收、 可再生技术创新发展论坛”。
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化学类专业研究生化学课程与教学研讨会定于2025年11月7-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召开。大会组委会诚邀全国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从事研究生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共聚杭州,展示相关领域新观点、新进展。与此同时,会议面向化学类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征集论文(征文),入选会议论文将择优在《化学教育》正刊发表。
中国化学快报编委会拟于2025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2025年中国化学快报无机化学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面向中国的无机化学及相关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学生。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David. W. C. MacMillan报道了一种烷基醇与N-羟胺酯的脱氧C–N交叉偶联反应,高效构建叔胺分子。该方法通过N-自由基捕获过程,借助一种特定设计的、具有空间位阻的镍双噁唑𬭩联吡啶催化剂,成功推动了具有挑战性的C(sp3)−N(sp3)还原消除步骤。
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化学研究所招聘,全奖博士/岗位制博士后,主要针对大气气溶胶系统,也非常欢迎非大气方向,但理论与计算分析能力强的同学申请,相关大气背景可过来后补充
十月初的诺贝尔奖周,日本科研界迎来了久违的“关西奇迹”。大阪大学的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因发现“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在维持免疫耐受中的关键作用,获得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京都大学的北川进(Susumu Kitagawa)则凭借在“金属—有机框架(MOFs)”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摘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近日,中国科大傅尧团队/安徽农大操海群团队合作,开发了丰产金属钴催化的双环[2.2.1]烯烃不对称氢烷基化反应。该转化保留了氧杂或氮杂双环骨架,立体选择性地构建了叔碳手性中心(最高 99% e.e.)。该方法对多种双环烯烃及烷基亲电试剂展现出优异的兼容性。
重磅开启!中科院招聘专场来袭,多领域优质岗位同步释放,科研人才速来抢占国家级平台机遇!年薪可达50W!有机会纳入院级人才计划!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研究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太成教授团队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Joseph S. Francisco教授团队合作,在大气气溶胶中硫酸盐促进胺盐臭氧化的微观化学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本研究结合高分辨率质谱分析技术和从头算理论计算方法,揭示了细颗粒物中胺盐臭氧化新机制。
10月8日,2025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京都大学北川进(Susumu Kitagawa)教授、墨尔本大学Richard Robson教授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Omar Yaghi教授因开创了金属有机骨架(MOF)的全新领域,摘得诺贝尔化学奖桂冠。
上海交大杨寄课题组招聘催化与高分子化学博士后,长期有效!多相催化招聘1人,高分子合成化学招聘1人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化学系Dr. Zhongyue John Yang课题组诚招2025-2026 研究助理,博士生,以及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