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potassium 5-iodo-3-oxaoctafluoropentanesulfinate
potassium 5-iodo-3-oxaoctafluoropentanesulfinate | 81233-0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otassium 5-iodo-3-oxaoctafluoropentanesulfinate
英文别名
potassium;1,1,2,2-tetrafluoro-2-(1,1,2,2-tetrafluoro-2-iodoethoxy)ethanesulfinate
CAS
81233-08-1
化学式
C
4
F
8
IO
3
S*K
mdl
——
分子量
446.098
InChiKey
XJUMKMDSANWKBQ-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1
重原子数:
18.0
可旋转键数:
5.0
环数:
0.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拓扑面积:
49.36
氢给体数:
0.0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otassium 5-iodo-3-oxaoctafluoropentanesulfinate
在
碘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9.0h, 以50%的产率得到1,1,2,2-四氟-1-碘-2-(1,1,2,2-四氟-2-碘乙氧基)乙烷
参考文献:
名称:
脱碘硫化部分的研究。二。全氟链烷磺酸盐与卤素和卤代酸的反应及全氟磺酸合成的新方法
摘要:
在少量对苯二酚的存在下,使3-氧杂八氟戊烷-1,5-二磺酸钾(I),5-碘-3-氧杂八氟戊磺酸亚砜(VII)或7-碘-3-氧杂十二烷基氟庚烷亚磺酸盐(XII)反应)与氢碘酸分别得到相应的全氟羧酸3-氧杂六氟戊二酸(II),5-碘-3-氧杂六氟戊酸(III)或7-碘-3-氧杂十六氟庚酸(XIII)。I或VII与I 2或Br 2分别反应形成的1,5-二碘-3-氧杂八氟戊烷(IV)或1,5-二溴-3-氧杂八氟戊烷(VIII)的形成尚未在以前的文献中记录。文献。在碘的情况下,这可以被认为是后碘脱硫。但是,亚磺酸盐与C1 2的反应在磺酰氯阶段停止。脱碘磺化提供了一种从R F I合成全氟羧酸,全氟烷基溴和全氟磺酸的新方法。
DOI:
10.1016/s0022-1139(00)85129-5
作为产物:
描述:
2-(2-碘-四氟乙氧基)四氟乙基硫酰氟
在
potassium sulfite
作用下, 以
水
、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80%的产率得到potassium 5-iodo-3-oxaoctafluoropentanesulfi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u, Debao; Cen, Wenbiao; Kirchmeier, Robert L.,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89, vol. 67, p. 1795 - 1799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氟烷基醚类遥爪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
CN117417234A
公开(公告)日:
2024-01-19
本发明公开了氟烷基
醚类
遥爪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本发明的氟烷基
醚类
遥爪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溶剂中,任选在氧化剂的存在下,将式II化合物和I2进行如下所示的
碘
化反应,即得所述式I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转化收率高、后处理简单和适用于大规模反应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优势。#imgabs0#
Studies on deiodo-sulfination. Part I. Studies on the deiodo-sulfination of perfluoroalkyl iodides
作者:
Wei-Yuan Huang、Bing-Nan Huang、Chang-Ming Hu
DOI:
10.1016/s0022-1139(00)84979-9
日期:
1983.8
SU, DEBAO;CEN, WENBIAO;KIRCHMEIER, ROBERT L.;SHREEVE, JEANNE M., CAN. J. CHEM., 67,(1989) N1, C. 1795-1799
作者:
SU, DEBAO、CEN, WENBIAO、KIRCHMEIER, ROBERT L.、SHREEVE, JEANNE M.
DOI:
——
日期:
——
HUANG, WEI-YUAN;HUANG, BING-NAN;HU, CHANG-MING, J. FLUOR. CHEM., 1983, 23, N 2, 193-204
作者:
HUANG, WEI-YUAN、HUANG, BING-NAN、HU, CHANG-MING
DOI:
——
日期:
——
HUANG, WEI-YUAN;HUANG, BING-NAN;HU, CHANG-MING, J. FLUOR. CHEM., 1983, 23, N 3, 229-240
作者:
HUANG, WEI-YUAN、HUANG, BING-NAN、HU, CHANG-MING
DOI:
——
日期:
——
查看更多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tert-butyl (3R)-3-{[8-(1-ethyl-5-methyl-1H-pyrazol-4-yl)-9-methyl-9H-purin-6-yl]amino}pyrrolidine-1-carboxylate
下一个:1-(4-Ethoxyphenyl)-3-[1-(4-methoxyphenyl)-5-oxopyrrolidin-3-yl]u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