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entacarbonyl(pentamethylenevinylidene)chromium | 178534-7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entacarbonyl(pentamethylenevinylidene)chromium
英文别名
pentacarbonyl[cyclohexylvinylidene]chromium
CAS
178534-74-2
化学式
C12H10CrO5
mdl
——
分子量
286.204
InChiKey
VXTNZQDJTYPNO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entacarbonyl(pentamethylenevinylidene)chromium二氯甲烷正戊烷 为溶剂, 以18%的产率得到nonacarbonyl[μ2-η1,η2-cyclohexylvinylidene]dichromium
    参考文献:
    名称:
    九碳羰基(亚乙烯基)重铬配合物中亚乙烯基配体的不寻常桥接方式
    摘要:
    热解的五羰基(亚乙烯基)铬配合物[(CO)5 CrCC(R 1)R 2 ](1A - d)(C(R 1)R 2 = CME 2(一),C(CH 2)5(b),C(ET)我(ç),C(吨丁基)我(d)),得到双核,亚乙烯基桥连nonacarbonyldichromium络合物,[(CO)5的Cr(μ-η 1,η 2 - CC(R 1)R 2)的Cr(CO)4 ](2A -d)。通过X射线结构分析已经建立了2a和2d的固态结构。的结构数据证明了μ-η 1,η 2 -CC(R 1)R 2键合模式。为了说明NMR光谱学特征,提出了一种动态过程,该过程涉及Cr(1)和Cr(2)之间的CC键(挡风玻璃刮水器机理)和一个CO配体的快速配位交换。
    DOI:
    10.1016/s0022-328x(03)00324-3
  • 作为产物:
    描述:
    pentacarbonyl(diphenylvinylidene)chromium 在 C8K 、 (CF3CO)2O 、 DBU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正戊烷 为溶剂, 生成 pentacarbonyl(pentamethylenevinylidene)chromium
    参考文献:
    名称:
    五羰基铬配合物中螺环式环丁烯基配体对四氢茚衍生物的环扩展
    摘要:
    五羰基(五亚甲基亚乙烯基)铬[[CO)5 CrCC(CH 2)5 ](1)通过区域特异性与1-甲硫基-1-丙炔(2a)和N-(1-丙炔基)吩噻嗪(2b)反应炔的CC键与1的亚乙烯基配体的CC键的加成。最初,形成具有螺环的环丁烯基配体的配合物,[(CO)5 Cr(CH 2)5 ](3)和[(CO)5 -Cr(CH 2)5 ](10)。随后的热引发的扩环提供了2-甲基-4,5,6,7-四氢茚基(甲基)硫醚配合物[(CO)5 -Cr–S(Me)(Me-C 9 H 10)](4)和的ñ - (2-甲基-4,5,6,7-四氢茚基)吩噻嗪配合物[(CO)5的Cr-S(C 6 H ^ 4)2 -N-(ME-C 9 H ^ 10)](11) , 分别。在两种配合物4和11中,配体均通过硫原子与金属配位。通过(H,H)-,(H,C)-和NOE-相关的NMR光谱确定结构。在反应1中与2a一起,除3和4外,还形
    DOI:
    10.1002/cber.199612906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Novel 1,3-Heterobinuclear Complexes with an Unusual Cyclic C<sub>4</sub>R<sub>3</sub> Bridging Ligand
    作者:Helmut Fischer、Frédéric Leroux、Gerhard Roth、Rüdiger Stumpf
    DOI:10.1021/om960278t
    日期:1996.8.20
    of [(CO)5CrCC(CH2)5] (2) with 4a and 6 affords complexes with a spirocyclic bridging ligand:  [(CO)5Cr C C(nBu) CC(CH2)5} Fe(CO)2Cp] (10) and [(CO)5Cr C C(nBu) CC(CH2)5} Fe(CO)P(OMe)3}Cp] (11). Cycloaddition of 4a to [(CO)5CrCCPh2] (3) yields [(CO)5Cr C C(nBu) C(CPh2) Fe(CO)2Cp] (12). The spectroscopic data of these novel 1,3-heterobinuclear complexes indicate the delocalized π-system Cr C C C M (M
    五羰基(二甲基亚乙烯基[[CO)5 Cr C CMe 2 ](1)与炔基络合物[Cp(CO)2 FeC⋮CR](4a - e ; R = n Bu(a),Me(b),Ph(c),C 6 H 4 NO 2 - p(d),COOMe(e)),[Cp(CO)P(OMe)3 } FeC⋮C n Bu](6),[Cp (CO)PPh 3 } FeC⋮C n Bu](8)和[Cp(PEt3)NiC⋮C n Bu](19),通过炔基配合物的C⋮C键与1的C C键环加成得到[(CO)5 Cr C CR C(CMe 2) Fe(CO)2 Cp](5a - e),[(CO)5 Cr C C(n Bu) C(CMe 2) Fe(CO)P(OMe)3 } Cp](7),[(CO)5 Cr C C (n Bu) C(CMe 2) Fe(CO)PPh 3 } Cp](20)和[(CO)5 Cr C C(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