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h(S2PPh2)(1,5-cyclooctadiene) | 147141-7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h(S2PPh2)(1,5-cyclooctadiene)
英文别名
——
Rh(S2PPh2)(1,5-cyclooctadiene)化学式
CAS
147141-74-0
化学式
C20H22PRhS2
mdl
——
分子量
460.406
InChiKey
ZKZWNCNUVIRWID-GHDUESPL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h(S2PPh2)(1,5-cyclooctadiene) 在 CO 、 PPh3 、 THF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铑的二硫代二苯基膦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和反应性。的四方锥的铑晶体结构(III)配合物[RHI(η 2 -S 2 PPH 2)(COME)(PPH 3)]
    摘要:
    配合物[Rh 2(μ-Cl)2 L 4 ](L 2 = 1,5-环辛二烯(COD); LCO)与Na [S 2 PPh 2 ]反应,得到单核衍生物[Rh(S 2) PPH 2)L- 2 ](L 2 COD,1,LCO,2)。用PPh 3处理复合物2得到[Rh(S 2 PPh 2)(CO)(PPh 3)](3)。配合物3与碘反应生成[RhI 2(S 2PPh 2)(CO)(PPh 3)](4)。3与甲基碘的类似反应可得到五配位铑(III)酰基衍生物[RhI(S 2 PPh 2)(COMe)(PPh 3)](5),其具有正方形金字塔的几何结构,且酰基位于根尖位置,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通过配合物3与NOBF 4的反应制备了阳离子亚硝酰基衍生物[Rh(S 2 PPh 2)(NO)(PPh 3)] BF 4(6)。既不复杂1也不需要复杂的3是用于烯烃和炔烃的均相加氢的催化剂前体。
    DOI:
    10.1016/0022-328x(92)83391-t
  • 作为产物:
    描述:
    di-μ-chloro-bis(1,5-cyclooctadiene)dirhodiumsodium diphenylphosphinodithioate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4%的产率得到Rh(S2PPh2)(1,5-cyclooctadi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铑的二硫代二苯基膦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和反应性。的四方锥的铑晶体结构(III)配合物[RHI(η 2 -S 2 PPH 2)(COME)(PPH 3)]
    摘要:
    配合物[Rh 2(μ-Cl)2 L 4 ](L 2 = 1,5-环辛二烯(COD); LCO)与Na [S 2 PPh 2 ]反应,得到单核衍生物[Rh(S 2) PPH 2)L- 2 ](L 2 COD,1,LCO,2)。用PPh 3处理复合物2得到[Rh(S 2 PPh 2)(CO)(PPh 3)](3)。配合物3与碘反应生成[RhI 2(S 2PPh 2)(CO)(PPh 3)](4)。3与甲基碘的类似反应可得到五配位铑(III)酰基衍生物[RhI(S 2 PPh 2)(COMe)(PPh 3)](5),其具有正方形金字塔的几何结构,且酰基位于根尖位置,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通过配合物3与NOBF 4的反应制备了阳离子亚硝酰基衍生物[Rh(S 2 PPh 2)(NO)(PPh 3)] BF 4(6)。既不复杂1也不需要复杂的3是用于烯烃和炔烃的均相加氢的催化剂前体。
    DOI:
    10.1016/0022-328x(92)83391-t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uncan, J. Andrew S.; Stephenson, T. Anthony; Walkinshaw, Malcolm D.,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Dalton Transactions, 1984, p. 801 - 808
    作者:Duncan, J. Andrew S.、Stephenson, T. Anthony、Walkinshaw, Malcolm D.、Hedden, David、Roundhill, Max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