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具有出色的抗腐蚀、耐高温、抗氧化和延展性等优良特性,是生产各种高温高强度合金、磁性合金和合金结构钢的主要添加剂。它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石油、建筑、机械制造、仪器仪表以及航天航海等领域。
镍冶炼原料主要包括硫化矿、氧化矿和镍红土矿三大类。尽管近年来红土矿的镍产量比例逐年增加,但硫化矿仍占总产量的60%以上。硫化镍(化学式:NiS)是一种黑色粉末,分子量为90.77,熔点为797℃,相对密度在5.3~5.65之间。它存在三种变体:α-型是无定形粉末,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转变为Ni(OH)₂S;β-型是六方系晶体,难以溶解于冷稀盐酸中,加热煮沸时则迅速溶解;γ-型为三方系晶体,在396℃下会转化为β-型。硫化镍在多硫化铵、硝酸及王水中均可溶解,但在水或稀盐酸中难溶。当其受热后会形成碱式硫酸盐。
制备α-型硫化镍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向含有氯化铵的氯化镍水溶液中通入硫化氢而获得的。β-型则是通过在同样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将硫化氢通入醋酸酸性溶液中制得。γ-型硫化镍则是在硫酸的极弱酸性环境中,向硫酸镍溶液中通入硫化氢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