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氯酸钠 | 7775-09-9

中文名称
氯酸钠
中文别名
氯酸曹达;白药钠;氯酸鲁达;氯酸碱;氯酸钠(易制爆)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氯酸钠化学式
CAS
7775-09-9
化学式
ClHNaO3
mdl
——
分子量
107.45
InChiKey
ANFIEGWCRSNVF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8 °C
  • 沸点:
    122 °C
  • 密度:
    2.5 g/cm3
  • 稳定性/保质期:
    1. 加热到300℃以上易分解放出氧气。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氧化能力较低;但在酸性溶液中或有诱导氧化剂和催化剂存在时,则是强氧化剂。与酸类作用会放出二氧化氯。与硫、磷及有机物混合或受撞击易引起燃烧和爆炸。对锌和碳钢具有腐蚀性,并且有潮解性,在湿度很高的空气中能吸收水气而成溶液。 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如不慎将氯酸钠溅入眼睛或溅到皮肤上,应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该物质易溶于水,0℃时每100cm³水可溶解79g,而100℃时则能溶解230g。此外,它还能溶于乙醇。 2. 稳定性 氯酸钠较为稳定。 3. 禁配物 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醇类、强酸、硫、磷、铝等物质与氯酸钠混合时应避免接触。 4. 应避免的条件 避免撞击、摩擦及受热,以防引发危险。 5. 聚合危害 不会发生聚合现象。 6. 分解产物 氯酸钠分解后会产生氧气、氯化物以及氧化钠。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2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4.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13,S17,S46,S61
  • 危险类别码:
    R22,R51/53,R9
  • WGK Germany:
    2
  • RTECS号:
    FO0525000
  • 海关编码:
    282911000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5.1
  • 危险标志:
    GHS03,GHS07,GHS09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495
  • 危险性描述:
    H271,H302,H41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20,P273

SDS

SDS:2ab3bec431bd27ff23d121b66eed1286
查看
国标编号: 51030
CAS: 7775-09-9
中文名称: 氯酸钠
英文名称: sodium chlorate
别 名: 氯酸碱
分子式: NaClO 3
分子量: 106.45
熔 点: 248~261℃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2.49
蒸汽压: 分解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结晶,味咸而凉,有潮解性
危险标记: 11(氧化剂)
用 途: 用作氧化剂,及制氯酸盐、除草剂、医药品等,也用于冶金矿石处理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20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氧气、氯化物、氧化钠。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2,2’-二喹喔啉基在分光光度测定锑(V)和氯酸盐、溴酸盐和碘酸盐中的应用[刊,波兰]/Baranowska I.//Chem.Anal.(Warsaw).-1986,31(2).-245~253 《分析化学文摘 》1989.3.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20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制备方法与用途

制备方法

印染工业中用作染精元布的氧化剂,也可作为媒染剂。在无机工业中用作氧化剂,并可用于制造亚氯酸钠及高氯酸盐。医药工业则用于制造药用氧化锌和二硫基丁二酸钠。颜料工业中用于制造高级氧化锌和华兰。农业上用作除草剂。此外,还广泛应用于造纸、鞣革、矿石处理、海水提溴以及印刷油墨和炸药的制造。

合成制备方法

氯酸钠生产主要采用电解法,使用的电解槽主要有三种:石墨阳极电解槽现已淘汰;二氧化铅阳极电解槽和旧式金属阳极电解槽日趋被淘汰;新型金属阳极电解槽正在迅速推广。金属阳极电解槽又分为复极式电解槽和单极电解槽。

用途简介
  1. 主要用于制造二氧化氯、亚氯酸钠、高氯酸盐及其他氯酸盐。
  2. 作为除草剂使用,广泛应用于非耕地和开垦荒地的灭生性除草。多种植物均可被杀死,对菊科、禾本科植物有根绝的效果,尤其对深根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效果显著。
  3. 用作氧化剂、除草剂,并可用于炸药、皮革、火柴、电子仪表及冶金工业等。
  4. 用于制氯酸盐、除草剂、医药品,以及冶金矿石处理。

参考资料:[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