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μ-bromo)bis(5-(pentafluorophenyl)-1-3-η3-cyclohexadienyl)dipalladium(II) | 125475-7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μ-bromo)bis(5-(pentafluorophenyl)-1-3-η3-cyclohexadienyl)dipalladium(II)
英文别名
[PdBr(5-pentafluorophenyl-1-3-η3-cyclohexenyl)]2
bis(μ-bromo)bis(5-(pentafluorophenyl)-1-3-η3-cyclohexadienyl)dipalladium(II)化学式
CAS
125475-79-8
化学式
C24H16Br2F10Pd2
mdl
——
分子量
867.023
InChiKey
BISJLSITPNXYB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钯(II)烯丙基络合物中的Pd-H消除反应。
    摘要:
    从一系列烯丙基络合物[Pd(5-C(6)F(5)-1-3-eta(3)-环己烯基)XL](n +)的4-(β-)位置消除H的容易性(X,L = Br,N-,P-donor,C(6)Cl(2)F(3); n = -1,0,+1)通过分析其在50摄氏度时的分解产物进行比较。阳离子配合物不会发生-H消除,而这是中性和阴离子配合物的主要分解途径。除了配合物的电荷外,这种Pd-H消除的难易程度还取决于配体的反式影响(芳基> PMe(3)> Br,N-给体)。
    DOI:
    10.1039/b706817d
  • 作为产物:
    描述:
    trans-(nBu4N)2{Pd2(μ-Br)2(C6F5)2Br2}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生成 bis(μ-bromo)bis(5-(pentafluorophenyl)-1-3-η3-cyclohexadienyl)dipalladium(II)
    参考文献:
    名称:
    Albéniz, Ana C.; Espinet, Pablo; Foces-Foces, Concha, Organometallics, 1990, vol. 9, # 4, p. 1079 - 1085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3-溴环己烯Sn(3,5-C6Cl2F3)Bu3bis(μ-bromo)bis(5-(pentafluorophenyl)-1-3-η3-cyclohexadienyl)dipalladium(II) 对苯醌 作用下, 以 氘代氯仿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1,3-二氯-2,4,6-三氟苯 、 1,3-Dichloro-5-cyclohex-2-enyl-2,4,6-trifluoro-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Pd催化的烯丙基卤与锡芳基的偶合:为什么催化反应有效而化学计量反应无效。
    摘要:
    芳基烯丙基铝配合物[Pd(5-C6F5-eta3-环己烯基)(C6Cl2F3)(NCMe)](10)和[Pd2(mu-C6Cl2F3)2(5-C6F5-1,3-eta3-环己烯基)2](13)已经合成。配合物13是具有芳基桥的稀有金属配合物的实例,并且已经确定了其X射线晶体衍射结构。这些芳基烯丙基铝络合物参与Bu3SnRf(1,Rf =二氯三氟苯基)和[Pd2(mu-Br)2(5-C6F5-1,3-eta3-环己烯基)2](2)的偶联。在乙腈中的化学计量偶合反应过程中已检测到络合物10。在不同条件下进行10和13的分解实验,并与1和2的反应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确定在没有添加剂的情况下不会发生还原消除。对苯醌与Pd配位得到络合物15,并促进还原消除,从而选择性地产生偶联产物。偶联反应的结果受还原消除步骤的控制,但总速率受更快的预平衡控制,预平衡决定了10或13的浓度。钯催化的烯丙基卤化物和锡芳
    DOI:
    10.1002/1521-3765(20010601)7:11<2481::aid-chem24810>3.0.co;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