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d(2,6-di(8-quinolyl)pyridine)Cl]Cl | 1203588-5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d(2,6-di(8-quinolyl)pyridine)Cl]Cl
英文别名
2,6‑bis(8‑quinolyl)pyridine chloroplatinum(II)
[Pd(2,6-di(8-quinolyl)pyridine)Cl]Cl化学式
CAS
1203588-58-2
化学式
C23H15ClN3Pt*Cl
mdl
——
分子量
599.378
InChiKey
HALSDARALZGFMR-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d(2,6-di(8-quinolyl)pyridine)Cl]Cl硫脲 在 sodium perchl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喹啉部分对三齿N ^ N ^ N和N ^ C ^ N配体的铂(II)配合物的不稳定性的电子效应:动力学,机理和理论分析
    摘要:
    三种不同空间需求的硫脲中性亲核素(Nu)中氯配体的置换速率为硫脲(Tu),N,N'-二甲基硫脲(Dmtu)和N,N,N,'N-四甲基硫脲(Tmtu)。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伪一阶条件下研究了2,6-双(8-喹啉基)-吡啶氯铂(II)(Pt3)的浓度和温度的函数,并将其与文献配合物:2,6-二(2-吡啶基)吡啶chloroplatinum(II)(PT1),1,3-双(吡啶基)苯基chloroplatinum(II)(P t2中)和1,3-双(8-喹啉基)苯基chloroplatinum (二)(Pt4)。观察到的用于置换反应的伪一阶速率常数遵循简单速率定律\(k _ {{{\ text {obs}}}} = k_ {2} \ left [{Nu} \ right] \)。结果表明,氯化物配体的不稳定性取决于电子特征与铂中心周围的配体的结构框架的平面性之间的协同作用程度。二阶动力学和较大的负激活熵(ΔS
    DOI:
    10.1007/s11243-021-00454-8
  • 作为产物:
    描述:
    2,6-di(quinolin-8-yl)pyridinedichlorobis(dimethyl sulfoxide)platinum(II)甲醇 为溶剂, 反应 72.0h, 以17.8%的产率得到[Pd(2,6-di(8-quinolyl)pyridine)Cl]Cl
    参考文献:
    名称:
    喹啉部分对三齿N ^ N ^ N和N ^ C ^ N配体的铂(II)配合物的不稳定性的电子效应:动力学,机理和理论分析
    摘要:
    三种不同空间需求的硫脲中性亲核素(Nu)中氯配体的置换速率为硫脲(Tu),N,N'-二甲基硫脲(Dmtu)和N,N,N,'N-四甲基硫脲(Tmtu)。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伪一阶条件下研究了2,6-双(8-喹啉基)-吡啶氯铂(II)(Pt3)的浓度和温度的函数,并将其与文献配合物:2,6-二(2-吡啶基)吡啶chloroplatinum(II)(PT1),1,3-双(吡啶基)苯基chloroplatinum(II)(P t2中)和1,3-双(8-喹啉基)苯基chloroplatinum (二)(Pt4)。观察到的用于置换反应的伪一阶速率常数遵循简单速率定律\(k _ {{{\ text {obs}}}} = k_ {2} \ left [{Nu} \ right] \)。结果表明,氯化物配体的不稳定性取决于电子特征与铂中心周围的配体的结构框架的平面性之间的协同作用程度。二阶动力学和较大的负激活熵(ΔS
    DOI:
    10.1007/s11243-021-00454-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uminescent Platinum Complexes with Terdentate Ligands Forming 6-Membered Chelate Rings: Advantageous and Deleterious Effects in N<sup>∧</sup>N<sup>∧</sup>N and N<sup>∧</sup>C<sup>∧</sup>N-Coordinated Complexes
    作者:Katherine L. Garner、Louise F. Parkes、Jason D. Piper、J. A. Gareth Williams
    DOI:10.1021/ic9016323
    日期:2010.1.18
    such as 2,2′:6′,2′′-terpyridine (tpy), bind to Pt(II). All the quinolyl-based complexes are phosphorescent in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quantum yields up to 4%. This contrasts with the well-established lack of emission from [Pt(tpy)Cl]+ under these condition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suggest that the improvement may stem, at least in part, from the relief of ring strain associated
    (II)形式的配合物[PTL Ñ CL] +报道,含有N个∧ Ñ ∧ N-二配位配体2,6-二(8-喹啉基)吡啶(L 1),2,6-二(8- -喹啉基)-4-甲氧基吡啶(L 2)或2,6-二(7-氮杂吲哚基)-吡啶(L 3)。化物配体在[PTL 1 Cl] +中的复分解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完成,例如形成[PTL 1 OMe] +和[PTL 1(C≡C-tfp)] +的络合物即可。哪一个L 1保持结合成一个齿状配体HC≡C-tfp= 3,5-双(三甲基)-苯乙炔}。一个N ∧ Ç ∧的N-配位的环属化类似物[专利文献1 CL] +也已经准备,即,在专利文献4其中HL 4为1,3-二(8-喹啉基)苯。六个新配合物中的共同特点这里所描述的是,他们含有6元螯合环,而不是通常的5元环这种形式时更公共N ∧ Ñ ∧N个配体,例如2,2':6',2''-吡啶(tpy),与PT(II)结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