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4-chlorophenyl)sulfonyl)-1-phenylpropan-1-one | 87015-41-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chlorophenyl)sulfonyl)-1-phenylpropan-1-one
英文别名
3-[(4-Chlorophenyl)sulfonyl]-1-phenyl-1-propanone;3-(4-chlorophenyl)sulfonyl-1-phenylpropan-1-one
3-((4-chlorophenyl)sulfonyl)-1-phenylpropan-1-one化学式
CAS
87015-41-6
化学式
C15H13ClO3S
mdl
——
分子量
308.785
InChiKey
MKVPVVKPKGKTJ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6 °C
  • 沸点:
    506.8±50.0 °C(Predicted)
  • 密度:
    1.31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59.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活化砜的动力学研究
    摘要:
    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由活化砜分解过程中释放的亚磺酸的 pH 静态滴定确定。这些值可以与 σ-Hammett 参数相关联。
    DOI:
    10.1002/ardp.19833160802
  • 作为产物:
    描述:
    (2-bromoethyl)(4-chlorophenyl)sulfane 在 dipotassium peroxodisulfate 、 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3.0h, 生成 3-((4-chlorophenyl)sulfonyl)-1-phenylprop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可见光驱动、过硫酸盐介导的乙烯基砜加氢羧化
    摘要:
    我们报告了一种可见光介导的乙烯砜衍生物自由基加氢羧化方法。使用廉价易得的甲酸钠作为C1源,K 2 S 2 O 8作为试剂,一组乙烯基砜底物可以在水介质中有效地加氢羧化,无需任何额外的催化剂或试剂;该概念也可应用于直接加氢酰化、加氢烷基化和加氢磷酸化。对照实验清楚地表明该反应通过自由基机制进行,没有生成电子供体-受体(EDA)复合物;支持K 2 S 2 O 8原位引发的工作模型形成CO 2自由基阴离子。
    DOI:
    10.1002/adsc.20230065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γ-Oxosulfone als Aldehyd-Dehydrogenase-Hemmer
    作者:Paul Messinger、Roswitha Borchert-Bremer
    DOI:10.1002/ardp.19833160803
    日期:——
    Die Hemmwirkung von γ‐Oxosulfonen 1 gegenüber Aldehyd‐Dehydrogenase wird untersucht. Die Geschwindigkeit des Sulfonzerfalls zu Sulfinsäure und Alken korreliert mit der Aldehyd‐Dehydrogenase‐hemmenden Wirkung.
    γ-氧代砜1对醛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正在研究中。砜分解为亚磺酸和烯烃的速率与醛脱氢酶抑制作用相关。
  • Rongalite as C1 Synthon and Sulfone Source: A Practical Sulfonylmethylation Based on the Separate-Embedding Strategy
    作者:Xiang-Long Chen、Chun-Yan Wu、Jin-Tian Ma、Shi-Yi Zhuang、Zhi-Cheng Yu、Yan-Dong Wu、An-Xin Wu
    DOI:10.1021/acs.orglett.1c03877
    日期:2022.1.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