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 896137-5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CAS
896137-53-4
化学式
C
33
H
31
Cl
2
NP
2
PtS
mdl
——
分子量
801.615
InChiKey
FFWGYXCPSKZVQK-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重原子数:
None
可旋转键数:
None
环数:
None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拓扑面积:
None
氢给体数:
None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a[W(CO)3(η5-cyclopentadienyl)]*2(DME) 、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66h, 以34%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PtW 2和PtMo 2簇中的硫辅助苯基从磷迁移到铂,该簇含有双(二苯基膦基)胺型硫醚官能化短位配体。
摘要:
含式(Ph 2 P)2 N(CH 2)2 SR(R =(CH 2)5 CH 3,CH 2 Ph)的硫醚官能化双(二苯基膦基)胺的二氯铂(II)配合物对第6组的反应活性研究了羰基金属盐Na [M(CO)3 Cp](M = Mo或W,Cp =环戊二烯基)。与两个或更多当量的Na [M(CO)3 Cp](M = Mo或W)反应,得到通式[PtPh {M(CO)3 Cp} {μ- P(Ph)N(CH )的三核配合物2 CH 2 S R)(P Ph 2)-κ 3 P,P,小号} M(CO)2的Cp](3 M =钼,R =(CH 2)5 CH 3 ; 4 M =钼,R = CH 2 Ph值; 9 M = W,R =(CH 2)5 CH 3;10 M = W,R = CH 2 Ph),其结构由六元铂金环和四元M–P–N–P环缩合而成,异构体PtM 2簇的数量[PtM 2(CO)5 Cp 2{(PH 2 P)2
DOI:
10.1021/acs.inorgchem.5b00223
作为产物:
描述:
2-benzylsulfanyl-N,N-bis(diphenylphosphanyl)ethanamine
、
dichloro( 1,5-cyclooctadiene)platinum(ll)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Pt络合物和Co2Pt簇中N取代的双(二苯基膦基)胺配体的螯合键和桥键键合模式。
摘要:
N取代的dppa配体Ph2P-NR-PPh2 [R = -CH2CH2SCH2C6H5(1),-CH2CH2S(CH2)5CH3(2),-(CH2)9CH3(3),-C6H5(4)]用于合成顺式[[PtCl2 {Ph2PN(R)PPh2}]络合物[R = -CH2CH2SCH2C6H5(5),-CH2CH2S(CH2)5CH3(6),-(CH2)9CH3(7),-C6H5(8)]和异三核簇式[PtCo2(CO)7 {Ph2PN(R)PPh2}]的公式[R = -CH2CH2SCH2C6H5(9),-CH2CH2S(CH2)5CH3(10),-(CH2)9CH3(11),-C6H5(12)] 。N上相对大的取代基的存在导致配体的更高的螯合能力。对簇9-11的螯合物和桥接形式之间的平衡进行热力学研究表明,焓形式有利于桥接形式,而熵因子有利于螯合。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5和9的结构。
DOI:
10.1039/b514787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Ethylthiophosphinsaeure-propylester-diethylamid
下一个:methyl 4-acetamido-2,6-anhydro-5-(2,2,2-trifluoroacetamido)-7,8,9-tri-O-acetyl-3,4,5-trideoxy-D-glycero-D-galactonon-2-en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