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quinaldinate)(carbonyl)2rhodium(I) | 20094-2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quinaldinate)(carbonyl)2rhodium(I)
英文别名
——
(2-quinaldinate)(carbonyl)2rhodium(I)化学式
CAS
20094-24-0
化学式
C12H6NO4Rh
mdl
——
分子量
331.089
InChiKey
RBIVTOGRHIBEEX-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quinaldinate)(carbonyl)2rhodium(I)双二苯基膦甲烷丙酮 为溶剂, 以7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铑与(PP)供体配体的单核和双核quinaldinate配合物。[Rh 2(quin)2(CO)2(μ-dppm)]的晶体结构。氧化加成反应V
    摘要:
    的[Rh(五重峰)(CO)的反应2 ](五重峰= 2- quinaldinate,C 9 H ^ 6的N- COO -与二膦配体[DPPM(双(二苯基膦基)甲烷)或DPPE([1,2-双(二苯基膦)))生成两种化合物,[Rh 2(quin)2(CO)2(μ-PP)]和[Rh(quin)(PP)](PP= dppm,dppe)取决于所使用的Rh:PP摩尔比,分别为2:1或1:1。双核[Rh 2(quin)2(CO)2(μPP)]物种为每种物质呈现一个正方形的环境通过PP桥接配体键合的铑原子,这些结果也由[Rh 2的晶体结构的拆分]证明。(quin)2(CO)2(μ-dppm)]。分子结构显示两个CO基团占据反式位置。这可以防止可能的双核无CO物质的形成。RhRh分子内距离与没有正式的RhRh键一致。将I 2或CH 3 I添加到上述[Rh 2(quin)2(CO)2(μ-PP
    DOI:
    10.1016/s0277-5387(00)83451-8
  • 作为产物:
    描述:
    acetylacetonatodicarbonylrhodium(l)喹哪啶酸丙酮 为溶剂, 以98%的产率得到(2-quinaldinate)(carbonyl)2rhodium(I)
    参考文献:
    名称:
    铑(I)的具有取代的三芳基膦配体的2-喹啉酸酯羰基配合物
    摘要:
    摘要许多方平面铑(I)配合物[Rh(NO)LL'] [L,L'= CO; L = CO,L'= P(XC6H4)3(X = 4-CH3O,4-CH3-3-CH3,2-CH3,4-F,4-Cl)],含有2-喹啉(C9NH6通过[Rh(quin)(NBD)] + CO→[Rh(quin)(CO)2] + NBD [NBD =降冰片二烯(bicyclo-2, 2,1-庚7,5-二烯)],或通过[Rh(acac)(CO)2]与2-喹啉酸反应。[Rh(quin)(CO)2]中只有一个羰基可被三芳基膦配体取代,并且在所有化合物中均获得了[Rh(quin)(CO)P(XC6H4)3]类型的配合物案件。根据存在的膦配体的π-受体性质,以一种或两种同分异构形式分离出正方形平面的单羰基配合物。
    DOI:
    10.1016/s0277-5387(00)86499-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amprecht, G. J.; Leipoldt, J. G.; Roodt, A.,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C: Crystal Structure Communications, 1991, vol. 47, p. 2209 - 2211
    作者:Lamprecht, G. J.、Leipoldt, J. G.、Roodt, A.
    DOI:——
    日期:——
  • The structure of 2-carboxyquinolinatobis(triphenylphosphite)rhodium(I)
    作者:G.J. Lamprecht、J.H. Beetge、J.G. Leipoldt、D.R. De Waal
    DOI:10.1016/s0020-1693(00)82238-0
    日期:1986.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