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Li(15-crown-5)][Fe2(μ-PPh2)(μ-CO)(CO)6] | 769163-1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Li(15-crown-5)][Fe2(μ-PPh2)(μ-CO)(CO)6]
英文别名
——
[Li(15-crown-5)][Fe2(μ-PPh2)(μ-CO)(CO)6]化学式
CAS
769163-17-9
化学式
C10H20O5*C19H10Fe2O7P*Li
mdl
——
分子量
720.159
InChiKey
ZETGFWCCDVJLR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磷酸桥联二铁羰基化合物的电催化质子还原:与H簇的远距离关系?
    摘要:
    Fe(2)(mu-PPh(2))(2)(CO)(6)(1)在质子存在下还原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体已通过光谱电化学,连续流动和间断流动技术进行了鉴定。这些观察结果表明,电催化质子还原的机理产生了伏安法的数字模拟,与在一定浓度的酸范围内在THF中进行的测量非常吻合。电催化质子还原的机理包括二价阴离子1(2-)的初始形成,该二价阴离子在进一步还原和消除二氢之前被双质子化。1(2-)的单质子和双质子化形式的红外光谱表明对应于[FeH(CO)(3)(mu-PPh(2))(2)Fe(CO)(3)](-)的结构(1H-)和FeH(CO)(3)(mu-PPh(2))(2)FeH(CO)(3)(1H(2))。1的硫醇基和二硫醇基类似物表现出与双电子还原步骤相关的电催化质子还原,这意味着相应的双电子还原的双质子化物质对于二氢消除而言是不稳定的。1H(2)的稳定性最可能是由于扁平的[2Fe2P]铁心的铁心之间的相互
    DOI:
    10.1021/ic049746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