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5-bromopentyloxy)-2-iodobenzene | 949495-0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bromopentyloxy)-2-iodobenzene
英文别名
1-(5-Bromopentoxy)-2-iodobenzene
1-(5-bromopentyloxy)-2-iodobenzene化学式
CAS
949495-03-8
化学式
C11H14BrIO
mdl
——
分子量
369.04
InChiKey
DDAGDIPPRQZZO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5-bromopentyloxy)-2-iodobenzene 在 palladium-complexed dendrimer on silica gel sodium methylate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 为溶剂, 20.0~80.0 ℃ 、689.49 kPa 条件下, 反应 34.0h, 生成 20-chloro-10-oxa-16-thia-2-azatricyclo[15.4.0.04,9]heneicosa-1(17),4(9),5,7,18,20-hexaen-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硅胶催化分子内环羰基化反应,由可循环利用的钯复合树枝状大分子合成大环大环(12-18)。
    摘要:
    用钯络合物的树枝状大分子在硅胶上作为催化剂的分子内环羰基化反应对于合成十二至十八元环大环非常有效。该过程可以耐受多种官能团,包括卤化物,醚,酮和酯。非均相树枝状催化剂促进了优异的底物反应性,以70-92%的收率提供了含氧,氮或硫的三环杂环。重要的是,这些系统很容易通过简单的过滤就可以回收,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几次,而只损失很少的活性。
    DOI:
    10.1002/chem.200601724
  • 作为产物:
    描述:
    1,5-二溴戊烷2-碘苯酚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6%的产率得到1-(5-bromopentyloxy)-2-iodo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温和条件下金铁协同催化的区域选择性交叉羟醛反应
    摘要:
    开发了一种协同金铁 (Au-Fe) 催化系统,用于顺序炔烃水合和乙烯基 Au 加成至醛或酮。 Fe(acac) 3被认为是防止乙烯基 Au 原型脱气和促进亲核加成的重要助催化剂。在温和条件(室温)下实现了有效的 C-C 键形成,具有出色的区域选择性和高效率(1% [Au],产率高达 95%)。还实现了分子内反应,成功进行了大环化(16-31 个环尺寸),且收率优异(高达 90%,克级),无需进一步稀释 (0.2 M),这突显了这种新的交叉羟醛策略在挑战中的巨大潜力。目标分子合成。
    DOI:
    10.1016/j.chempr.2020.03.0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ulticomponent Reductive Cross‐Coupling of an Inorganic Sulfur Dioxide Surrogate: Straightforward Construction of Diversely Functionalized Sulfones
    作者:Yingying Meng、Ming Wang、Xuefeng Jiang
    DOI:10.1002/anie.201911449
    日期:2020.1.13
    oxidants. Now, a multicomponent reductive cross-coupling involving an inorganic salt (sodium metabisulfite) for the straightforward construction of sulfones is disclosed. Both intramolecular and intermolecular reductive cross-couplings were comprehensively explored, and diverse sulfones were accessible from the corresponding alkyl and aryl halides. Intramolecular cyclic sulfones were systematically obtained
    通常,砜是通过用强氧化剂氧化硫化物来制备的。现在,公开了一种涉及无机盐(偏亚硫酸氢钠)的多组分还原性交叉偶联,用于砜的直接构建。分子内和分子间的还原性交叉偶联都得到了全面的探索,并且可以从相应的烷基和芳基卤化物中获得各种砜。从五元至十二元环系统地获得分子内环砜。天然存在的脂族体系,例如类固醇,糖和氨基酸,与插入SO2的还原性交叉偶联高度相容。四个临床应用的药物分子,包括多个杂原子和带有活性氢的官能团,通过后期的SO2制备成功。机理研究表明,烷基基团和磺酰基基团均作为该转化的中间体。
  • 一种芳基烷基砜类化合物及还原偶联方法构 建砜类化合物
    申请人:华东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1056361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1)所示的芳基烷基砜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芳香化物、无机试剂和和烷基化物为反应原料,碱、催化剂、配体、还原剂和添加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反应得到一系列芳基烷基砜类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催化、还原条件下,以无机试剂作为源,一步构建得到芳基烷基砜类化合物,避免了传统醚氧化合成芳基烷基砜类化合物的弊端;通过本发明发展的芳基烷基砜类化合物可以用来合成芳基烷基砜类药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