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u(1,3-bis(6'-methyl-2'-pyridylimino)isoindolate)(PPh3)Cl | 1428232-7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u(1,3-bis(6'-methyl-2'-pyridylimino)isoindolate)(PPh3)Cl
英文别名
Ru(1,3-bis(6'-methyl-2'-pyridylimino)isoindolate)(PPh3)Cl;Ru(1,3-bis(6-methyl-2-pyridylimino)isoindolato)(PPh3)Cl;Ru(bMepi)(PPh3)Cl
Ru(1,3-bis(6'-methyl-2'-pyridylimino)isoindolate)(PPh3)Cl化学式
CAS
1428232-72-7
化学式
C38H31ClN5PRu
mdl
——
分子量
725.194
InChiKey
RYHSTVXOCHFQIB-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45°C (decomposition)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u(1,3-bis(6'-methyl-2'-pyridylimino)isoindolate)(PPh3)Cl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62%的产率得到[Ru(CH2Mepi)PPh3]2
    参考文献:
    名称:
    N,N,N-氨基钌(II)氢化物介导的无受体醇脱氢机理:内球β-H消除与外球双功能金属-配体的协同作用
    摘要:
    使用单个预催化剂HRu(bMepi)(PPh 3)2(bMepi = 1,3-双(6'-甲基-2'-吡啶基limino)异吲哚酸酯)可有效地实现酮和醇之间通过顺序加氢-脱氢反应的可逆转化。通过一系列动力学和同位素标记研究,中间体分离以及Ru(b4Rpi)(PPh 3)2的评估,研究了HRu(bMepi)(PPh 3)2介导的无受体醇脱氢(AAD)的催化机理。Cl(R = H,Me,Cl,OMe,OH)配合物。研究了两种限制的脱氢方案:内球β-H消除和外球双官能双氢转移。同位素标记实验表明,质子和氢化物以逐步方式转移。催化剂改性表明,bMepi钳式支架上的亚胺基对于催化醇脱氢不是必需的。动力学实验和催化剂改性的评估表明,HRu(bMepi)(PPh 3)2通过内球β-H消除机理起作用。跟随一个PPh 3解离后,醇底物可以结合并进行质子转移,然后进行限制周转的β-H消除步骤。分析为Δ的β-H消
    DOI:
    10.1021/acscatal.5b00952
  • 作为产物:
    描述:
    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90%的产率得到Ru(1,3-bis(6'-methyl-2'-pyridylimino)isoindolate)(PPh3)Cl
    参考文献:
    名称:
    N,N,N-氨基钌(II)氢化物介导的无受体醇脱氢机理:内球β-H消除与外球双功能金属-配体的协同作用
    摘要:
    使用单个预催化剂HRu(bMepi)(PPh 3)2(bMepi = 1,3-双(6'-甲基-2'-吡啶基limino)异吲哚酸酯)可有效地实现酮和醇之间通过顺序加氢-脱氢反应的可逆转化。通过一系列动力学和同位素标记研究,中间体分离以及Ru(b4Rpi)(PPh 3)2的评估,研究了HRu(bMepi)(PPh 3)2介导的无受体醇脱氢(AAD)的催化机理。Cl(R = H,Me,Cl,OMe,OH)配合物。研究了两种限制的脱氢方案:内球β-H消除和外球双官能双氢转移。同位素标记实验表明,质子和氢化物以逐步方式转移。催化剂改性表明,bMepi钳式支架上的亚胺基对于催化醇脱氢不是必需的。动力学实验和催化剂改性的评估表明,HRu(bMepi)(PPh 3)2通过内球β-H消除机理起作用。跟随一个PPh 3解离后,醇底物可以结合并进行质子转移,然后进行限制周转的β-H消除步骤。分析为Δ的β-H消
    DOI:
    10.1021/acscatal.5b00952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酰胺衍生的NNN-钌(II)氢化物配合物催化无碱,无受体和化学选择性醇脱氢
    摘要:
    bmpi(1,3-双(6'-甲基-2'-吡啶基氨基)异二氢吲哚)氢化钌(II)配合物催化无碱,无受体和化学选择性的脱氢醇在中等(<120° C)条件。伯醇和二醇以高转化效率转化为酯和内酯产品。在伯醇存在下,该催化剂体系对仲醇的氧化具有显着的选择性。
    DOI:
    10.1021/om40006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odular Attachment of Appended Boron Lewis Acids to a Ruthenium Pincer Catalyst: Metal–Ligand Cooperativity Enables Selective Alkyne Hydrogenation
    作者:Kuei-Nin T. Tseng、Jeff W. Kampf、Nathaniel K. Szymczak
    DOI:10.1021/jacs.6b03972
    日期:2016.8.24
    A new series of bifunctional Ru complexes with pendent Lewis acidic boranes were prepared by late-stage modification of an active hydrogen-transfer catalyst. The appended boranes modulate the reactivity of a metal hydride as well as catalytic hydrogenations. After installing acidic auxiliary groups, the complexes become multifunctional and catalyze the cis-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alkynes with higher
    通过活性氢转移催化剂的后期改性,制备了一系列具有悬垂路易斯酸硼烷的双功能 Ru 配合物。附加的硼烷调节氢化物的反应性以及催化氢化。安装酸性辅助基团后,配合物变得多功能,与未改性的催化剂相比,以更高的速率、转化率和选择性催化炔烃的顺式选择性加氢。
  • Upgrading ethanol to 1-butanol with a homogeneous air-stable ruthenium catalyst
    作者:Kuei-Nin T. Tseng、Steve Lin、Jeff W. Kampf、Nathaniel K. Szymczak
    DOI:10.1039/c5cc09913g
    日期:——

    An amide-derived N,N,N-Ru(ii) complex catalyzes the conversion of EtOH to 1-BuOH with high activity.

    一种酰胺衍生的N,N,N-Ru(II)络合物催化乙醇转化为高活性的1-丁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