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I)(NMe2-TMPA)(CO)](1+) | 924276-5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I)(NMe2-TMPA)(CO)](1+)
英文别名
——
[Cu(I)(NMe2-TMPA)(CO)](1+)化学式
CAS
924276-52-8
化学式
C25H33CuN7O
mdl
——
分子量
511.129
InChiKey
JXEUKWFTACSLE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oxygen 、 [Cu(I)(NMe2-TMPA)(CO)](1+)一氧化碳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Cu(II)(NMe2-TMPA)((16)O(18)O)](1+)
    参考文献:
    名称:
    1:1 铜-双氧加合物是一种末端结合的超氧铜 (II) 配合物,可与酚进行氧化反应
    摘要:
    采用强供电子三足四齿配体以及旨在抑制双核过氧复合物形成的反应策略,一种末端结合的超氧-铜(II)复合物[CuII(NMe2-TMPA)(O2-)]+ (1)已在溶液中产生 [UV-vis (THF, -85 °C): λmax = 418 nm (e, 4300 M-1 cm-1), 615 nm (e, 1100), 767 nm (e, 840)] . 采用同位素取代的分子氧(包括混合同位素 16/18O2)的共振拉曼光谱证明了末端超氧 CuII(O2-) 结构公式,ν(O-O) = 1121 cm-1;ν(Cu−O) = 472 cm-1。CuII(O2-) 与外源性底物的氧化反应性的首次证明,可能涉及 H 原子提取化学,发现 1 影响取代酚的氧化和氢过氧化。
    DOI:
    10.1021/ja067411l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