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is-tetracarbonylbis(dichlorophenylphosphine)molybdenum | 16244-5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is-tetracarbonylbis(dichlorophenylphosphine)molybdenum
英文别名
cis-Mo(CO)4(PCl2Ph)2;cis-Mo(CO)4{PhPCl2}2
cis-tetracarbonylbis(dichlorophenylphosphine)molybdenum化学式
CAS
16244-52-3;22614-54-6
化学式
C16H10Cl4MoO4P2
mdl
——
分子量
565.953
InChiKey
XKDGPXIEJIEUJ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is-tetracarbonylbis(dichlorophenylphosphine)molybdenum四丁基溴化铵 在 NaOH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85%的产率得到(nBu4N){cis-Mo(CO)4(PhPO2)2H3}
    参考文献:
    名称:
    四氧杂四膦烷[RPO]4环双金属笼络合物的两种合成方法
    摘要:
    MO(CO 4 )[RPO] 4 Mo(CO) 4 型配合物的制备。结构 cristalline de Mo(CO) 4 [i-Pr 2 NPO] 4 Mo(CO) 4
    DOI:
    10.1021/ja00233a01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如何在氧化还原电势上取得重大转变:配体控制二钼单元的氧化态。
    摘要:
    早先(Polyhedron 1989,8,2339)报道为(Bu(n)()(4)N)(2)H(2)[Mo(2)[Mo(CO)(4)(PhPO(2)) )(2)](2)]已重新检查。我们发现该式中的氢原子不存在。因此,该复合物必须被视为具有中央三键式Mo(2)(6+)单元,而不是四键式Mo(2)(4+)单元。我们的结论基于各种实验证据,包括四种晶形的X射线晶体结构以及一种晶形的中子晶体结构。这就解释了在2.1874(7)-2.2225(7)A范围内发现的相对较长的Mo-Mo键长度以及可见光谱中不存在delta-> delta跃迁的现象。从电化学中我们还发现,二膦酸酯配体具有稳定较高氧化态的出色能力,即使是普通溶剂(例如CH(2)Cl(2)和C(2)H(5)OH)也容易氧化Mo(2)从Mo(2)(O(2)CCH(3))(4)或[Mo(2)(O(2)CCH(3))(2)(NCCH(3) ))(6
    DOI:
    10.1021/ic025632w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