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FeFe]-氢化酶模型的二硫醇辅因子 Fe(2)(xdt)(CO)(2)(dppv)(2)(其中 xdt = 1,3-丙二硫醇 (pdt)、氮杂二硫醇 (adt)、( SCH(2))(2)NH 和 oxadithiolate (odt), (SCH(2))(2)O; dppv = cis-1,2-bis(diphenylphosphino)ethylene) 已被探测到它们作为质子中继的功能使末端氢化物的形成和去质子化成为可能。与丙二硫醇衍生物相比,氮杂二硫醇和氧杂二硫醇在溶液和一个 Fe 中心的末端位点之间显示出更高的质子转移速率。结果与二硫醇的杂原子对质子化和去质子化起到门控作用是一致的。瞬时形成的铵 (pK(CD(2))(Cl(2)) 5.7-8.2) 或氧鎓 (pK(CD(2))(Cl(2)) -4.7-1.6) 的 pK(a) 调节质子转移。作为结果,只有氮杂二硫醇盐能够从弱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