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U(tert-butyl-imido)2I2(tetrahydrofuran)32 | 875907-7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U(tert-butyl-imido)2I2(tetrahydrofuran)32
英文别名
U(tert-butylimido)2I2(THF)2
U(tert-butyl-imido)2I2(tetrahydrofuran)32化学式
CAS
875907-77-0
化学式
C16H34I2N2O2U
mdl
——
分子量
778.296
InChiKey
AOILPJLCYQWFGH-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吡啶U(tert-butyl-imido)2I2(tetrahydrofuran)32甲苯 为溶剂, 以74%的产率得到U(tert-butylimido)2I2(pyridine)2
    参考文献:
    名称:
    铀酰离子的亚氨基类似物的合成和反应性
    摘要:
    向含有 6 当量 tBuNH2 或 2 当量 RNH2(R = Ph、3,5-(CF3)2C6H3、2,6-(iPr)2C6H3)的 UI3(THF)4 THF 溶液中加入 1.5 当量 I2 ) 和 4 当量的 NEt3,生成含有 U(NtBu)2I2(THF)2 (1) 或 U(NAr)2I2(THF)3 (Ar = Ph, 2; 3,5-(CF3)2C6H3, 3) 的橙色溶液; 2,6-(iPr)2C6H3, 4),所有这些都可以以良好的产率分离。或者,1 可以通过铀金属与 3 当量的 I2 和 6 当量的 tBuNH2 反应来制备,同样收率良好。复合物 1-4 已通过 X 射线晶体学表征,并且这些复合物中的每一个都表现出线性 NUN 键和短 UN 键。使用复合物 1 和 2 的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确定了金属中心和氮配体之间的两个三键。配合物 1 和 2 很容易与中性路易斯碱如吡啶或
    DOI:
    10.1021/ja0629155
  • 作为产物:
    描述:
    UI3(tetrahydrofuran)4叔丁胺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87%的产率得到U(tert-butyl-imido)2I2(tetrahydrofuran)32
    参考文献:
    名称:
    铀酰离子的亚氨基类似物的合成和反应性
    摘要:
    向含有 6 当量 tBuNH2 或 2 当量 RNH2(R = Ph、3,5-(CF3)2C6H3、2,6-(iPr)2C6H3)的 UI3(THF)4 THF 溶液中加入 1.5 当量 I2 ) 和 4 当量的 NEt3,生成含有 U(NtBu)2I2(THF)2 (1) 或 U(NAr)2I2(THF)3 (Ar = Ph, 2; 3,5-(CF3)2C6H3, 3) 的橙色溶液; 2,6-(iPr)2C6H3, 4),所有这些都可以以良好的产率分离。或者,1 可以通过铀金属与 3 当量的 I2 和 6 当量的 tBuNH2 反应来制备,同样收率良好。复合物 1-4 已通过 X 射线晶体学表征,并且这些复合物中的每一个都表现出线性 NUN 键和短 UN 键。使用复合物 1 和 2 的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确定了金属中心和氮配体之间的两个三键。配合物 1 和 2 很容易与中性路易斯碱如吡啶或
    DOI:
    10.1021/ja06291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bis(imido) uranium(vi) cyclopentadienyl complexes
    作者:Liam P. Spencer、Robyn L. Gdula、Trevor W. Hayton、Brian L. Scott、James M. Boncella
    DOI:10.1039/b806075d
    日期:——
    The bis(imido) uranium(VI)-C(5)H(5) and -C(5)Me(5) complexes (C(5)H(5))(2)U(N(t)Bu)(2), (C(5)Me(5))(2)U(N(t)Bu)(2), (C(5)H(5))U(N(t)Bu)(2)(I)(dmpe), and (C(5)H(5))(2)U(N(t)Bu)(2)(dmpe) can be synthesized from reactions between U(N(t)Bu)(2)(I)(2)(L)(x) (L=THF, x=2; L=dmpe, x=1) and Na(C(5)R(5)) (R=H, Me); these complexes represent the first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C(5)H(5)-compounds of uranium(VI)
    双(亚基)(VI)-C(5)H(5)和-C(5)Me(5)配合物(C(5)H(5))(2)U(N(t)Bu) (2),(C(5)Me(5))(2)U(N(t)Bu)(2),(C(5)H(5))U(N(t)Bu)(2) (I)(dmpe)和(C(5)H(5))(2)U(N(t)Bu)(2)(dmpe)可以由U(N(t)Bu)之间的反应合成2)(I)(2)(L)(x)(L = THF,x = 2; L = dmpe,x = 1)和Na(C(5)R(5))(R = H,Me) ; 这些配合物代表(VI)的第一个结构特征化的C(5)H(5)-化合物,它们进一步突出了UO(2)(2+)和二(亚基)片段之间的差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