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5-trimethyl-2,4,6-tris(2,4-di-tert-butyl-hydroxybenzyl)methylbenzene(-3H))U] | 1190407-44-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5-trimethyl-2,4,6-tris(2,4-di-tert-butyl-hydroxybenzyl)methylbenzene(-3H))U]
英文别名
[(1,3,5-trimethyl-2,4,6-tris((2,4-di-tert-butylphenolato)methyl)benzene)U]
[(1,3,5-trimethyl-2,4,6-tris(2,4-di-tert-butyl-hydroxybenzyl)methylbenzene(-3H))U]化学式
CAS
1190407-44-3
化学式
C54H75O3U
mdl
——
分子量
1010.22
InChiKey
XBAPRHBPRZMDRF-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5-trimethyl-2,4,6-tris(2,4-di-tert-butyl-hydroxybenzyl)methylbenzene(-3H))U]2,3:5,6-dibenzo-7-azabicyclo<2.2.1>hepta-2,5-diene甲苯 为溶剂, 以58%的产率得到[(1,3,5-trimethyl-2,4,6-tris((2,4-di-tert-butylphenol)methyl)benzene(3-))U(2,3:5,6-dibenzo-7-azabicyclo[2.2.1]hepta-2,5-diene(1-))]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立体和电子模块化的新型三脚架配体系统,用于铀配位化学
    摘要:
    包含潜在的氧化还原活性三脚架配体的合成,该配体包含三(芳氧基)官能化的均三甲苯基锚定((t Bu ArOH)3 mes)(1),并用低价铀金属化形成[((t Bu ArO)3 mes)U](1-U)报告。通过X射线晶体学表征,光谱研究和计算分析以及初始反应性研究得出的结果支持+3铀氧化态。与先前合成的复合物[[((t Bu ArO)3 tacn)U](2-U),具有无氧化还原的三氮杂环壬烷锚的特征表明,将锚从柔性三氮杂环壬烷变为刚性的均三甲苯基片段,可增加1配合物中芳氧基取代基的结构柔性。讨论了1-U和2-U铀(IV)酰胺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DOI:
    10.1021/ic9012697
  • 作为产物:
    描述:
    1,3,5-trimethyl-2,4,6-tris((2,4-di-tert-butylphenol)methyl)benzenetris(bis(trimethylsilyl)amido)uranium(III)正戊烷 为溶剂, 以63%的产率得到[(1,3,5-trimethyl-2,4,6-tris(2,4-di-tert-butyl-hydroxybenzyl)methylbenzene(-3H))U]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立体和电子模块化的新型三脚架配体系统,用于铀配位化学
    摘要:
    包含潜在的氧化还原活性三脚架配体的合成,该配体包含三(芳氧基)官能化的均三甲苯基锚定((t Bu ArOH)3 mes)(1),并用低价铀金属化形成[((t Bu ArO)3 mes)U](1-U)报告。通过X射线晶体学表征,光谱研究和计算分析以及初始反应性研究得出的结果支持+3铀氧化态。与先前合成的复合物[[((t Bu ArO)3 tacn)U](2-U),具有无氧化还原的三氮杂环壬烷锚的特征表明,将锚从柔性三氮杂环壬烷变为刚性的均三甲苯基片段,可增加1配合物中芳氧基取代基的结构柔性。讨论了1-U和2-U铀(IV)酰胺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DOI:
    10.1021/ic901269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of carbonate formation through reductive cleavage of carbon dioxide with low-valent uranium centers
    作者:Oanh P. Lam、Suzanne C. Bart、Hajime Kameo、Frank W. Heinemann、Karsten Meyer
    DOI:10.1039/b927142b
    日期:——
    The low-valent U(III) complexes [((t-BuArO)3mes)U] and [((AdArO)3N)U] react with CO2 to form the bridging carbonate complexes [((t-BuArO)3mes)U}2(μ-κ2:κ2-CO3)] and [((AdArO)3N)U}2(μ-η1:κ2-CO3)]. Uranium(IV) bridging oxo complexes have been determined to be the intermediate in these transformations.
    低价(III)络合物[((t-BuArO)3mes)U]和[((AdArO)3N)U]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桥接碳酸盐络合物[((t-BuArO)3mes)U}2(μ-κ2:κ2-CO3)]和[((AdArO)3N)U}2(μ-η1:κ2- )]。已确定(IV)桥接氧配合物是这些转化的中间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