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含有极少量氯化钠杂质时,其潮解性大为增加。在380 ℃时开始分解,在400~600 ℃时释放氮气和氧气;加热至700 ℃时产生一氧化氮;至775~865 ℃时生成少量二氧化氮和一氧化二氮。作为强氧化剂,它与有机物、硫磺等接触易引发燃烧或爆炸。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易燃或可燃物质、铝。
应避免的条件:受热。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吸收法
用相对密度为1.24~1.30的纯碱溶液吸收硝酸盐或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含有0.5%~1.5% NO和NO₂混合气的尾气,中和液中NaNO₃/NaNO₂的含量可通过控制尾气中的NO₂/NO比例来调节。在中和液中加入硝酸,将NaNO₂转化为NaNO₃。转化后的中和液用纯碱溶液中和至游离碱含量低于0.3g/L,在132℃时蒸发浓缩,冷却至75℃结晶后分离、干燥即得产品。
复分解法
在反应器中加入粉碎的工业硫酸钠、50%~52%的硝酸钙溶液和循环的硝酸钠溶液,在50~55℃下搅拌反应3~4小时;然后过滤,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得产品。母液可以循环使用。
直接提取法
将钠硝石矿破碎至一定粒度,用淡水或卤水喷淋堆浸,得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卤水。经冷硝分离芒硝后,将卤水送入盐田中日晒蒸发,待有钠硝矾(NaNO₃·Na₂SO₄·H₂O)晶体出现时过滤,副产氯化钠后的卤水继续进行日晒蒸发,得到含有钠硝矾的半成品。然后将半成品用一定量的卤水或结晶母液加热溶解,过滤除去杂质,滤液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即得产品。母液返回用于加热溶解半成品。
化学纯级制备
将48kg纯水加到200kg工业品硝酸钠中,充分搅拌2~3小时后,离心甩干除去可溶性杂质,用蒸馏水细流冲洗2~3次再甩干。每100kg晶体约加入70kg热纯水使其全部溶解,趁热过滤得到澄清透明的滤液。将滤液直接加热浓缩至体积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即有大量的结晶析出。此时需注意多加搅拌以免晶体粘附于容器底部受热过度而分解。取出晶体离心脱水后用蒸馏水细流冲洗2~3次再甩干即可得到化学纯级硝酸钠成品。
脱水后的母液和洗液可循环处理,反复4~5次。若需进一步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至不超过0.0005%,可以将成品硝酸溶解在热纯水中,并按计算量加入硝酸铵一起煮沸2小时以除去亚硝酸钠。
吸收法
用相对密度为1.24~1.30的纯碱溶液吸收硝酸盐或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含有0.5%~1.5% NO和NO₂混合气的尾气。中和液中NaNO₃/NaNO₂的比例可通过控制尾气中的NO₂/NO比例来调节。在中和液中加入硝酸,将NaNO₂转化为NaNO₃。转化后的中和液用纯碱溶液中和至游离碱含量低于0.3g/L,在132℃时蒸发浓缩,冷却至75℃结晶后分离、干燥即得产品。
复分解法
在反应器中加入粉碎的工业硫酸钠、50%~52%的硝酸钙溶液和循环的硝酸钠溶液,在50~55℃下搅拌反应3~4小时。然后过滤,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得产品。母液可以循环使用。
直接提取法
将钠硝石矿破碎至一定粒度,用淡水或卤水喷淋堆浸,得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卤水。经冷硝分离芒硝后,将卤水送入盐田中日晒蒸发,待有钠硝矾(NaNO₃·Na₂SO₄·H₂O)晶体出现时过滤。副产氯化钠后的卤水继续进行日晒蒸发,得到含有钠硝矾的半成品。然后将半成品用一定量的卤水或结晶母液加热溶解,过滤除去杂质。滤液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即得产品。母液返回用于加热溶解半成品。
化学纯级制备
将48kg纯水加到200kg工业品硝酸钠中,充分搅拌2~3小时后,离心甩干除去可溶性杂质,用蒸馏水细流冲洗2~3次再甩干。每100kg晶体约加入70kg热纯水使其全部溶解,趁热过滤得到澄清透明的滤液。将滤液直接加热浓缩至体积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即有大量的结晶析出(此时需注意多加搅拌以免晶体粘附于容器底部受热过度而分解)。取出晶体离心脱水后用蒸馏水细流冲洗2~3次再甩干即可得到化学纯级硝酸钠成品。
脱水后的母液和洗液可循环处理,反复4~5次。若需进一步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至不超过0.0005%,可以将成品硝酸溶解在热纯水中,并按计算量加入硝酸铵一起煮沸2小时以除去亚硝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