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t(1-(1-pyrazolyl)-3-(2-pyridyl)-5-methylbenzene(-1H))Cl | 1082557-26-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t(1-(1-pyrazolyl)-3-(2-pyridyl)-5-methylbenzene(-1H))Cl
英文别名
——
Pt(1-(1-pyrazolyl)-3-(2-pyridyl)-5-methylbenzene(-1H))Cl化学式
CAS
1082557-26-3
化学式
C15H12ClN3Pt
mdl
——
分子量
464.813
InChiKey
ZCTKWXCEXRAART-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唑基,N = C = N配位的齿状配体的环金属化铂(II)配合物:吡唑基和吡啶基环对发光的对比影响。
    摘要:
    1,3-双(1-吡唑基)-5-甲基苯HL(2)与K(2)PtCl(4)反应后在C(2)位置发生环金属化反应,生成N = C = N配位化合物PtL(2)Cl。该化合物在脱气溶液中以298 K发光,在微秒级的光谱的蓝色区域内发射(lambda(max)= 453 nm,tau = 4.0 micros,Phi(lum)= 0.02,在CH(2)中Cl(2))。与掺入吡啶基而不是吡唑环的类似络合物Pt(dpyb)Cl比较,{dpybH = 1,3-二(2-吡啶基)-苯},激发态位移了1700 cm(-1)到更高的能量。就吡唑基相比于吡啶基环而言较差的π-受体性质而言,这种效应是合理的,从而导致最低的未占据分子轨道的失稳,这两种情况都主要位于杂芳族环上。循环伏安法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加强了这种解释,并表明最低能量激发态可能最好地描述为pi(L)/ d(Pt)/ p(Cl)-> pi *(L)的高度混合(
    DOI:
    10.1021/ic80141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