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Fe(TEtPrP)Cl] | 637001-1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Fe(TEtPrP)Cl]
英文别名
[Fe(5,10,15,20-tetrakis(1-ethylpropyl)porphyrin(-2H))Cl)]
[Fe(TEtPrP)Cl]化学式
CAS
637001-19-5
化学式
C40H52ClFeN4
mdl
——
分子量
680.18
InChiKey
WXZAUGOHCFDMLK-HWUOULGN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氢呋喃[Fe(TEtPrP)Cl] 、 silver perchlorate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Fe(TEtPrP)(THF)2]ClO4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 (dxz, dyz)3(dxy)1(dz2)1 电子构型的中间自旋铁 (III) 卟啉配合物的形成
    摘要:
    基于 meso-13C 化学位移的差异,我们得出结论,具有高度褶皱和高度鞍状卟啉的中间自旋铁 (III) 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电子构型。后者具有传统的(dxy)2(dxz, dyz)2(dz2)1,而前者采用新颖的(dxz, dyz)3(dxy)1(dz2)1。
    DOI:
    10.1021/ja030448a
  • 作为产物:
    描述:
    iron(II) chloride tetrahydrate 、 5,10,15,20-tetrakis(1-ethylpropyl)porphyrin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生成 [Fe(TEtPrP)Cl]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 (dxz, dyz)3(dxy)1(dz2)1 电子构型的中间自旋铁 (III) 卟啉配合物的形成
    摘要:
    基于 meso-13C 化学位移的差异,我们得出结论,具有高度褶皱和高度鞍状卟啉的中间自旋铁 (III) 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电子构型。后者具有传统的(dxy)2(dxz, dyz)2(dz2)1,而前者采用新颖的(dxz, dyz)3(dxy)1(dz2)1。
    DOI:
    10.1021/ja030448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Five-Coordinate Iron(III) Porphyrin Complexes with Highly Ruffled Porphyrin Ring
    作者:Takanori Sakai、Yoshiki Ohgo、Akito Hoshino、Takahisa Ikeue、Takashi Saitoh、Masashi Takahashi、Mikio Nakamura
    DOI:10.1021/ic049825q
    日期:2004.8.1
    spin states of the iron(III) complexes with a highly ruffled porphyrin ring, [Fe(TEtPrP)X] where X = F-, Cl-, Br-, I-, and ClO4(-), have been examined by 1H NMR, 13C NMR, EPR, and Mossbauer spectroscopy. While the F-, Cl-, and Br- complexes adopt a high-spin (S = 5/2) state, the I- complex exhibits an admixed intermediate-spin (S = 5/2, 3/2) state in CD2Cl2 solution. The I- complex shows, however, a
    用1H检验了具有高度褶皱的卟啉环[Fe(TEtPrP)X]的(III)配合物的自旋态,其中X = F-,Cl-,Br-,I-和ClO4(-)。 NMR,13C NMR,EPR和Mossbauer光谱。F,Cl和Br-络合物采用高自旋(S = 5/2)状态,而I-络合物在CD2Cl2中表现出混合的中间自旋(S = 5 / 2、3 / 2)状态。解决方案。然而,I-络合物在甲苯溶液和固体中均显示出非常纯的高自旋态。该结果与高度鞍化的[Fe(OETPP)X]形成对比,其中I络合物在溶液和固体中均表现出基本纯的中间自旋状态。与卤化物连接的络合物相反, (-)络合物显示出非常纯的中间自旋态。[Fe(TEtPrP) ]的13C NMR光谱分别由内消旋和吡咯-α碳信号的低场和高场位移表征:delta(meso)= +342和delta(alpha-py)= -287 ppm数据表明[F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