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5]aneN4)Fe(III)(SPh)((18)O2Bu-t]BF4 | 916148-3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aneN4)Fe(III)(SPh)((18)O2Bu-t]BF4
英文别名
[Fe(II)([15]aneN4)(SC6H5)((18)O(18)O-t-Bu)]BF4
[([15]aneN4)Fe(III)(SPh)((18)O2Bu-t]BF4化学式
CAS
916148-33-9
化学式
BF4*C21H40FeN4O2S
mdl
——
分子量
559.293
InChiKey
RUTZUIWNYIIGGC-MJIKGIIZ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弱 Fe-O 和 O-O 键的低自旋烷基过氧化铁 (III) 配合物:对超氧化物还原酶机制的影响
    摘要:
    报道了单核、五配位亚铁配合物 [([15]aneN4)FeII(SPh)](BF4) (1) 的合成。这种复合物是酶超氧化物还原酶 (SOR) 的还原活性位点的新模型,它由 [(NHis)4(Scys)FeII] 中心组成。配合物 1 在低温下与烷基氢过氧化物(tBuOOH、枯烯基OOH)反应,生成亚稳态的深红色中间体(2a:R = tBu;2b:R = 枯烯基),其特征在于紫外-可见光、EPR 和共振拉曼光谱。UV-vis 光谱(-80 摄氏度)显示 2a 的吸光度为 526 nm(epsilon = 2150 M-1 cm-1),2b 的吸光度为 527 nm(epsilon = 1650 M-1 cm-1),表明烷基过氧到铁 (III) 的 LMCT 跃迁和 EPR 数据 (77 K) 显示两种中间体都是低自旋铁 (III) 配合物 (g = 2.20 和 1.97)。Fe(III)-OOR
    DOI:
    10.1021/ja064525o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tional Tuning of the Thiolate Donor in Model Complexes of Superoxide Reductase: Direct Evidence for a <i>trans</i> Influence in Fe<sup>III</sup>−OOR Complexes
    作者:Frances Namuswe、Gary D. Kasper、Amy A. Narducci Sarjeant、Takahiro Hayashi、Courtney M. Krest、Michael T. Green、Pierre Moënne-Loccoz、David P. Goldberg
    DOI:10.1021/ja8031828
    日期:2008.10.29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series of five-coordinate (N4S(thiolate))Fe(II) complexes that react with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t)BuOOH) or cumenyl hydroperoxide (CmOOH) to give metastable alkylperoxo-iron(III) species (N4S(thiolate)Fe(III)-OOR) at low temperature. These complexes were designed specifically to mimic the nonheme iron active site of superoxide reductase, which contains a five-coordinate iron(II) center
    氧化铁种类已被确定为许多非血红素以及含血红素酶的重要中间体,但只有少数合成或生物种类的例子已得到充分表征。我们描述了一系列新的五配位 (N4S(硫醇盐))Fe(II) 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这些配合物与叔丁基过氧化氢 ((t)BuOOH) 或异丙基过氧化氢 (CmOOH) 反应得到亚稳定的烷基过氧(III)物种( (硫醇盐)Fe(III)-OOR)在低温下。这些复合物专门设计用于模拟超氧化物还原酶的非血红素活性位点,其中包含一个五配位 (II) 中心,由一个半胱酸和四个蛋白质活性形式的组酸残基结合。通过 X 射线晶体学分析 Fe(II) 配合物的结构,并通过循环伏安法评估其电化学性能。对于 Fe(III)-OOR 物质,低温 UV-vis 光谱显示 500-550 nm 之间的强峰是典型的过氧化物到 (III) 配体属电荷转移 (LMCT) 跃迁和 EPR光谱显示这些烷基过氧化物物质都是低自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