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3S,4aS,8aS)-N-tert-butyl-2-[(2S)-2-hydroxy-3-(2-methylpropylamino)propyl]-3,4,4a,5,6,7,8,8a-octahydro-1H-isoquinoline-3-carboxamide
(3S,4aS,8aS)-N-tert-butyl-2-[(2S)-2-hydroxy-3-(2-methylpropylamino)propyl]-3,4,4a,5,6,7,8,8a-octahydro-1H-isoquinoline-3-carboxamide | 1083098-8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S,4aS,8aS)-N-tert-butyl-2-[(2S)-2-hydroxy-3-(2-methylpropylamino)propyl]-3,4,4a,5,6,7,8,8a-octahydro-1H-isoquinoline-3-carboxamide
英文别名
——
CAS
1083098-83-2
化学式
C
21
H
41
N
3
O
2
mdl
——
分子量
367.575
InChiKey
KWEORJOGZWNEHU-RDGPPVDQ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重原子数:
26
可旋转键数:
8
环数:
2.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5
拓扑面积:
64.6
氢给体数:
3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3R,4aR,8aR)-N-tert-butyl-2-[(R)-2-hydroxy-3-(N-isobutyl-4-nitro-phenylsulfonamido)propyl]dec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amide
943864-75-3
C
27
H
44
N
4
O
6
S
552.736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S,4aS,8aS)-N-tert-butyl-2-[(2S)-2-hydroxy-3-(2-methylpropylamino)propyl]-3,4,4a,5,6,7,8,8a-octahydro-1H-isoquinoline-3-carboxamide
、
对硝基苯磺酰氯
在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53 mg的产率得到(3R,4aR,8aR)-N-tert-butyl-2-[(R)-2-hydroxy-3-(N-isobutyl-4-nitro-phenylsulfonamido)propyl]dec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异丙醇胺衍生物作为非肽类人免疫缺陷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通过结合奈非那韦和安普那韦基序设计了新型潜在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酶抑制剂。通过容易的合成路线制备设计的化合物,并且通过从商业可获得的(S)-2-环氧乙烷基甲基间硝基苯磺酸酯的立体有择合成进一步证实了它们的立体化学。用公开的参考文献19测试了所有化合物抑制HIV 1型蛋白酶活性的能力。在初步生物测定中,衍生物1a-u表现出中等至显着的抑制活性。最好的化合物1a的IC50值为0.02 microM,与氨普那韦相当。使用已发布的HIV 1型蛋白酶的X射线晶体结构对化合物1a-u进行了对接研究,所有化合物都以扩展构象与HIV 1型蛋白酶结合,并且该结合构象的支架可以很好地对齐。进行了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研究,以探讨静电和空间效应在这些新化合物与HIV 1型蛋白酶结合中的特定作用,并建立了以13种化合物为训练集的预测CoMFA模型。对其他五种化合物作为测试集的测试分析表明,CoM
DOI:
10.1248/cpb.56.1147
作为产物:
描述:
(3S,4aS,8aS)-N-(tert-butyl)-2-((R)-oxiran-2-ylmethyl)dec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amide
、
异丁胺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3S,4aS,8aS)-N-tert-butyl-2-[(2S)-2-hydroxy-3-(2-methylpropylamino)propyl]-3,4,4a,5,6,7,8,8a-octahydro-1H-isoquinoline-3-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异丙醇胺衍生物作为非肽类人免疫缺陷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通过结合奈非那韦和安普那韦基序设计了新型潜在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酶抑制剂。通过容易的合成路线制备设计的化合物,并且通过从商业可获得的(S)-2-环氧乙烷基甲基间硝基苯磺酸酯的立体有择合成进一步证实了它们的立体化学。用公开的参考文献19测试了所有化合物抑制HIV 1型蛋白酶活性的能力。在初步生物测定中,衍生物1a-u表现出中等至显着的抑制活性。最好的化合物1a的IC50值为0.02 microM,与氨普那韦相当。使用已发布的HIV 1型蛋白酶的X射线晶体结构对化合物1a-u进行了对接研究,所有化合物都以扩展构象与HIV 1型蛋白酶结合,并且该结合构象的支架可以很好地对齐。进行了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研究,以探讨静电和空间效应在这些新化合物与HIV 1型蛋白酶结合中的特定作用,并建立了以13种化合物为训练集的预测CoMFA模型。对其他五种化合物作为测试集的测试分析表明,CoM
DOI:
10.1248/cpb.56.114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N-[1-(4-nitrophenyl)but-3-enyl]benzenesulfonamide
下一个:tert-butyl N-[2-[[benzyl(pyrimidin-2-yl)carbamoyl]amino]ethyl]-N-methylcarba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