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Ir(2-(2,4-difluorophenyl)pyridine(-1H))2(5,5'-dibromo-2,2'-bipyridine)][PF6] | 1185464-4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r(2-(2,4-difluorophenyl)pyridine(-1H))2(5,5'-dibromo-2,2'-bipyridine)][PF6]
英文别名
[Ir(F2ppy)2(5,5'-dibromo-2,2'-bipyridine)][PF6]
[Ir(2-(2,4-difluorophenyl)pyridine(-1H))2(5,5'-dibromo-2,2'-bipyridine)][PF6]化学式
CAS
1185464-48-5
化学式
C32H18Br2F4IrN4*F6P
mdl
——
分子量
1031.51
InChiKey
ALMZOXVSFUNUA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双环金属化 Ir(III) 金属络合物和三核 Cd(II) 双阴离子节点的发光一维异金属 (Ir,Cd) 配位聚合物
    摘要:
    将作为金属配体的三螯合阳离子 Ir( III ) 配合物与 Cd( II ) 盐结合,制备了七种同构异金属发光 (Ir,Cd) 配位聚合物。本报告中考虑了三个八面体 Ir( III ) 配合物。它们由一个用 3-吡啶基部分作为外围配位位点官能化的联吡啶单元和两个 2-苯基吡啶基环金属化衍生物组成。在自组装过程中使用了三种卤化镉盐 CdX 2 (X = Cl, Br, I) 并重新排列,以提供二元三核 Cd 节点 [Cd 3 X 8 ] 2−. 九种可能的金属构造-金属盐组合中的七种可以通过单晶的 X 射线衍射在结晶相中表征,证明所研究的七种扩展结构的同构结构。与离散复合物相比,所有 CP 都是发光的,在发射波长中观察到小的变化。根据两个环金属化单元的氟化程度,实现了离散配合物以及所得配位聚合物的发射波长的调整。
    DOI:
    10.1039/d0dt00822b
  • 作为产物:
    描述:
    六氟磷酸钾 、 bis[2-(2,4-difluorophenyl)pyridinato-N,C6']iridium(III) chloride dimer 、 5,5'-二溴-2,2'-联吡啶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60%的产率得到[Ir(2-(2,4-difluorophenyl)pyridine(-1H))2(5,5'-dibromo-2,2'-bipyridine)][PF6]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双环金属化 Ir(III) 金属络合物和三核 Cd(II) 双阴离子节点的发光一维异金属 (Ir,Cd) 配位聚合物
    摘要:
    将作为金属配体的三螯合阳离子 Ir( III ) 配合物与 Cd( II ) 盐结合,制备了七种同构异金属发光 (Ir,Cd) 配位聚合物。本报告中考虑了三个八面体 Ir( III ) 配合物。它们由一个用 3-吡啶基部分作为外围配位位点官能化的联吡啶单元和两个 2-苯基吡啶基环金属化衍生物组成。在自组装过程中使用了三种卤化镉盐 CdX 2 (X = Cl, Br, I) 并重新排列,以提供二元三核 Cd 节点 [Cd 3 X 8 ] 2−. 九种可能的金属构造-金属盐组合中的七种可以通过单晶的 X 射线衍射在结晶相中表征,证明所研究的七种扩展结构的同构结构。与离散复合物相比,所有 CP 都是发光的,在发射波长中观察到小的变化。根据两个环金属化单元的氟化程度,实现了离散配合物以及所得配位聚合物的发射波长的调整。
    DOI:
    10.1039/d0dt00822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bsorption Spectra,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Multinuclear Species Made of Ru(II) and Ir(III) Chromophores
    作者:Marco Cavazzini、Silvio Quici、Chiara Scalera、Fausto Puntoriero、Giuseppina La Ganga、Sebastiano Campagna
    DOI:10.1021/ic9006108
    日期:2009.9.7
    mixed-metal Ru(II)−Ir(III) trinuclear complexes have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together with their mononuclear parents and a series of closely related dinuclear and trinuclear homometallic Ru(II) and Ir(III) species, and their absorption spectra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both at 77 K in rigid matrix and at room temperature in fluid solution) have been studied. The absorption spectra and luminescence
    已制备和表征了一系列新的混合属Ru(II)-Ir(III)三核配合物,以及它们的单核亲本以及一系列密切相关的双核和三核同属Ru(II)和Ir(III)物种,研究了它们的吸收光谱和发光特性(在刚性基质中为77 K,在流体溶液中为室温)。Ru(II)物种和亚基的吸收光谱和发光特性主要由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跃迁和激发态决定,而配体中心(LC)跃迁和激发态则控制着光谱和光物理性质在这里研究的大多数Ir(III)物种中,当存在环属化的Ir(III)亚基时,MLCT状态起着重要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