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u(CO)2Cl(bdap)][OTf] | 203192-5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u(CO)2Cl(bdap)][OTf]
英文别名
[Ru(CO)2Cl(2,6-bis(N,N-dimethylaminomethyl)pyridine)][OTf]
[Ru(CO)2Cl(bdap)][OTf]化学式
CAS
203192-55-6
化学式
CF3O3S*C13H19ClN3O2Ru
mdl
——
分子量
534.906
InChiKey
ASWXFUKBIRGLAZ-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mm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3,5-二叔丁基邻苯二酚[Ru(CO)2Cl(bdap)][OTf] 在 (CH3)3COK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Ru(CO)(sq)(bdap)]PF6
    参考文献:
    名称: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Carbonyl and Dioxolene Ligands Caused by Charge Distribution of Ruthenium–Dioxolene Frameworks of Mono- and Dicarbonylruthenium Complexes
    摘要:
    具有半喹啉配体的单羰基钌配合物([Ru(CO)(sq)(L)]n+ (sq = 3,5-二叔丁基-1,2-苯半喹啉,n = 1或0,L = 2,2′:6′,2″-联吡啶([1]+)、2,6-二(N,N-二甲氨基甲基)吡啶([2]+)、2,6-二-2′-吡啶基苯([3]0)或2-(2,2′-联吡啶-6-基)酚酸根([4]0)),以及具有两个半喹啉配体的二羰基钌配合物[Ru(CO2)2(sq)2] ([5]0) 和 [Ru(CO)2(phsq)2] (phsq = 9,10-蒽半喹啉,[6]0)被合成,并且[1]+和[6]的结构通过X射线晶体分析确定。单羰基 Ru(II)–二噁烯配合物显示出配体局域的儿茶酚酸盐/半喹啉和半喹啉/喹啉的氧化还原对,而在二羰基 Ru(II)–双(二噁烯)配合物中观察到了两组这些氧化还原对。光谱电化学研究表明,Ru(II)–儿茶酚酸盐和Ru(II)–半喹啉配合物在溶液中是稳定的,而Ru(II)–喹啉配合物在溶液中则发生了分解。对单羰基 Ru(II)–半喹啉配合物的单电子还原导致ν(CO)带的红移范围为41到56 cm−1,这一红移幅度远大于羰基 Ru(II)–多吡啶配合物的红移。二羰基 Ru(II)–双(半喹啉)配合物的两个ν(CO)带在经历两电子还原后也向低波长方向移动,范围为53到99 cm−1。与Ru(II)–多吡啶配合物相比,羰基 Ru(II)–二噁烯配合物的ν(CO)带在还原后出现异常大的红移,归因于羰基与二噁烯配体之间强烈的电子相互作用。
    DOI:
    10.1246/bcsj.77.741
  • 作为产物:
    描述:
    一氧化碳[RuCl(2,6-bis[(dimethylamino)methyl]pyridine)(PPh3)]OTf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20%的产率得到[Ru(CO)2Cl(bdap)][OTf]
    参考文献:
    名称:
    Abbenhuis, Rob A.T.M.; Del Rio, Ignacio; Bergshoef, Michel M., Inorganic Chemistry, 1998, vol. 37, # 8, p. 1749 - 1758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