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iPrC9H4O2CCC5H4)Fe(C5H5) | 1305330-8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PrC9H4O2CCC5H4)Fe(C5H5)
英文别名
——
(iPrC9H4O2CCC5H4)Fe(C5H5)化学式
CAS
1305330-84-0
化学式
C24H20FeO2
mdl
——
分子量
396.269
InChiKey
FVXZTDHURPXJN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iPrC9H4O2CCC5H4)Fe(C5H5)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乙酸乙酯 为溶剂, 以98%的产率得到(iPrC9H4O2C(C(CN)2)C(C6H4C(CN)2)C5H4)Fe(C5H5)
    参考文献:
    名称:
    芳基乙炔基-2 H-环庚[ b ]呋喃-2-酮与7,7,8,8-四氰基喹二甲烷的[2 + 2]环加成反应合成供体-受体发色团†
    摘要:
    芳乙炔基-2 H-环庚[ b ]呋喃-2-酮与7,7,8,8-四氰基喹二甲烷(TCNQ)在正式的[2 + 2]环加成反应中,然后将最初形成的环丁烯衍生物开环,以极好的收率得到相应的二氰基喹二甲烷(DCNQ)发色团。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理论计算研究了2 H-环庚[ b ]呋喃-2-酮环与DCNQ受体部分之间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相互作用。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查了新型DCNQ衍生物的氧化还原行为,发现它们的多步电化学还原性能取决于分子中DCNQ单元的数量。此外,通过可见光谱在电化学还原条件下观察到显着的颜色变化。
    DOI:
    10.1039/c2ob06931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