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Ph3)3RuHCl(CO) | 1333324-0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Ph3)3RuHCl(CO)
英文别名
NiCl2(2,6-bis(di-tert-butylphosphinito)pyridine)
(PPh<sub>3</sub>)<sub>3</sub>RuHCl(CO)化学式
CAS
1333324-08-5
化学式
C21H39ClNNiO2P2*Cl
mdl
——
分子量
529.09
InChiKey
LOJQQQBRAPDBLC-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Ph3)3RuHCl(CO)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生成 Ni(2,6-bis(di-tert-butylphosphinito)pyridine)(CN)(B(C6H5)4) benzene solvate
    参考文献:
    名称:
    Making M–CN bonds from M–Cl in (PONOP)M and (dippe)Ni systems (M=Ni, Pd, and Pt) using t-BuNC
    摘要:
    C-N bond activation of tert-butyl isocyanide in methanol using 2,6-bis(di-tert-butylphosphinito)pyridine (PONOP) metal (Ni, Pd, Pt) complexes and (dippe)NiCl2 are reported. t-BuOMe and t-BuCl were detected as organic products by GC-MS. Substitution of the metal-chloride by one molecule of tert-butyl isocyanide followed by carbonium ion loss/nucleophilic attack by chloride anion or methanol led to formation of a metal-cyanide bond. (C) 2011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ica.2011.09.048
  • 作为产物:
    描述:
    2,6-bis(di-tert-butylphosphinito)pyridine 在 nickel(II) chloride hexahyd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PPh3)3RuHCl(CO)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氧化硅多胺复合材料(SPC)上固定PONOP夹钳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方法研究
    摘要:
    将催化活性过渡金属络合物固定在二氧化硅多胺复合材料(SPC)表面上为催化应用提供了许多优势,特别是对于催化剂的回收和再利用。我们在这里报告使用曼尼希反应将Ru,Rh,Ni和Pd的PONOP钳形复合物固定在聚(烯丙胺)SPC,BP-1上。研究了在BP-1上合成PONOP钳式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三种不同方法:1)使用两步曼尼希反应直接对预制的钳式配合物进行直接反应;2)使用曼尼希反应固定PONOP配体,然后加入给定金属的过渡金属化合物;3)在BP-1上逐步构建PONOP,然后添加过渡金属化合物。FT-IR表征了固定在BP-1上的复合物,13 C和31P NMR以及元素分析。配合物在BP-1上的锚定也通过以下方法来评估:从负载的复合物的消化,随后的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的消化获得的金属负载数据。结果表明,方法1比方法2和3更适合于SPC上的钳形配合物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6.01.03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