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bis(diphenylphosphino)methylamine(AuCl)2] | 69879-78-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bis(diphenylphosphino)methylamine(AuCl)2]
英文别名
——
[N,N-bis(diphenylphosphino)methylamine(AuCl)<sub>2</sub>]化学式
CAS
69879-78-3
化学式
C25H23Au2Cl2NP2
mdl
——
分子量
864.251
InChiKey
ZNDLGHNOCMJAIH-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bis(diphenylphosphino)methylamine(AuCl)2]硫化氢吡啶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17h, 以40%的产率得到[Au12(N,N-bis(diphenylphosphino)methylamine)63-S)4]Cl4
    参考文献:
    名称:
    多核金(I)硫代配合物的浓缩和溶剂化诱导的可逆结构转变和组装
    摘要:
    已经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双(二苯基膦)胺配体的多核金 (I) 硫化物配合物。双(二苯基膦基)胺配体构象的微小变化导致形成的多核金(I)硫化物复合物的身份存在明显差异。已观察到十二核金 (I) 硫化物复合物 (LMe-Au12) 和六核金 (I) 硫化物复合物 (LMe-Au6) 之间前所未有的浓度依赖性和溶剂化依赖性可逆簇间转换。转化过程不仅通过 1H 和 31P{1H} NMR 光谱进行监测,而且还通过溶液状态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率电喷雾电离质谱 (HR-ESI-MS) 进行监测。
    DOI:
    10.1021/jacs.0c04677
  • 作为产物:
    描述:
    ClAu(MeN(PPh2)2)AuCl(4-F-C6H4)2 生成 4,4'-二氟联苯[N,N-bis(diphenylphosphino)methylamine(AuCl)2]
    参考文献:
    名称:
    从金 (III) 中极快地还原消除碳 - 碳键
    摘要:
    碳-碳键的还原消除发生在许多金属催化的反应中。对于各种过渡金属配合物,该过程已有详细记录。然而,从有限数量的 Au( III ) 配合物中还原碳-碳键已被证明是一个缓慢且令人望而却步的过程,通常需要升高的温度。在这里,我们展示了一系列单金属和双金属 Au (I)芳基配合物在低温下的氧化生成可观察的 Au( III ) 和 Au (II)中间体。我们还表明,这些氧化物质的芳基-芳基键还原消除不仅是观察到的任何过渡金属最快的,而且在机制上也不同于先前研究的 Au( III ) 的烷基-烷基和芳基-烷基还原消除。
    DOI:
    10.1038/nchem.18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