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663153-5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663153-51-3
化学式
C30H23N3O3Ru
mdl
——
分子量
574.601
InChiKey
LWDZGPORULVRFN-OXBZONAH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含2N2O供体的Ru(II)羰基配合物的合成,发光,氧化还原和催化性能
    摘要:
    由四齿席夫反应合成了二价钌(II)络合物[Ru(CO)(B)(L)](其中B = PPh 3,AsPh 3,py(或)pip; L =四齿席夫碱的二价阴离子)。由2-羟基-1-萘醛和适当的二胺与单体金属前体[RuHCl(CO)(EPh 3)2(B)]衍生的碱(其中E = As,B = AsPh 3; E = P,B = PPh 3,py(或)pip)。元素分析和光谱(FT-IR,UV-Vis和1所有新合成配合物的1 H NMR研究表明,Ru(II)离子周围存在八面体环境。所有的金属络合物在可见光区域均表现出特征性的MLCT吸收和发光带。基于金属离子周围的配体环境解释了钌(II)配合物的发光效率。所有配合物的循环伏安图均显示在0.76-1.04 V范围内的准可逆氧化(Ru III / Ru II)和在-0.70至-0.95 V范围内的不可逆还原峰(Ru II / Ru I)。观察到的氧化还原
    DOI:
    10.1016/j.poly.2005.05.0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