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e(V)O(2-(2'-hydroxyphenyl)-2-oxazolinine(-H))2(acetonitrile)][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borate] | 870153-0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e(V)O(2-(2'-hydroxyphenyl)-2-oxazolinine(-H))2(acetonitrile)][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borate]
英文别名
[ReO(hoz)2(CH3CN)]B(C6F5)4
[Re(V)O(2-(2'-hydroxyphenyl)-2-oxazolinine(-H))2(acetonitrile)][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borate]化学式
CAS
870153-07-4
化学式
C20H19N3O5Re*C24BF20
mdl
——
分子量
1246.64
InChiKey
VWVXTJAOLQDQGW-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bu-Omar 铼(V)Oxo 络合物催化羰基氢化硅烷化反应的实验机理分析
    摘要:
    基于新的实验数据,提出了由 Abu-Omar 引入的阳离子铼 (V) 氧络合物催化的含氢硅烷的羰基氢化硅烷化的精细机理图。使用硅立体氢硅烷作为立体化学探针的立体化学分析表明,游离甲硅烷基羰离子和中性铼 (V) 氢化物都是催化循环中的关键中间体。此外,核磁共振光谱测量和进一步的控制实验揭示了 Si-H 键的活化和铼 (V) 氢化物的反应性。这些实验还有助于理解随 Abu-Omar 复合物引入的乙腈配体的作用。乙腈抑制过度还原,但没有脱氧作用。
    DOI:
    10.1021/acs.organomet.2c0050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bu-Omar 铼(V)Oxo 络合物催化羰基氢化硅烷化反应的实验机理分析
    摘要:
    基于新的实验数据,提出了由 Abu-Omar 引入的阳离子铼 (V) 氧络合物催化的含氢硅烷的羰基氢化硅烷化的精细机理图。使用硅立体氢硅烷作为立体化学探针的立体化学分析表明,游离甲硅烷基羰离子和中性铼 (V) 氢化物都是催化循环中的关键中间体。此外,核磁共振光谱测量和进一步的控制实验揭示了 Si-H 键的活化和铼 (V) 氢化物的反应性。这些实验还有助于理解随 Abu-Omar 复合物引入的乙腈配体的作用。乙腈抑制过度还原,但没有脱氧作用。
    DOI:
    10.1021/acs.organomet.2c00500
  • 作为试剂:
    描述:
    (SiS)-1-tert-butyl-1-[(1S)-1-phenylethoxy]-1,2,3,4-tetrahydro-1-silanaphthalene 在 [Re(V)O(2-(2'-hydroxyphenyl)-2-oxazolinine(-H))2(acetonitrile)][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borate]二异丁基氢化铝 作用下, 以 正己烷正庚烷 为溶剂, 以14%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Abu-Omar 铼(V)Oxo 络合物催化羰基氢化硅烷化反应的实验机理分析
    摘要:
    基于新的实验数据,提出了由 Abu-Omar 引入的阳离子铼 (V) 氧络合物催化的含氢硅烷的羰基氢化硅烷化的精细机理图。使用硅立体氢硅烷作为立体化学探针的立体化学分析表明,游离甲硅烷基羰离子和中性铼 (V) 氢化物都是催化循环中的关键中间体。此外,核磁共振光谱测量和进一步的控制实验揭示了 Si-H 键的活化和铼 (V) 氢化物的反应性。这些实验还有助于理解随 Abu-Omar 复合物引入的乙腈配体的作用。乙腈抑制过度还原,但没有脱氧作用。
    DOI:
    10.1021/acs.organomet.2c0050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bservation of Inductive Effects That Cause a Change in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for the Conversion of Rhenium Azides to Imido Complexes
    作者:Nicholas E. Travia、Zhenggang Xu、Jason M. Keith、Elon A. Ison、Phillip E. Fanwick、Michael B. Hall、Mahdi M. Abu-Omar
    DOI:10.1021/ic2017853
    日期:2011.10.17
    activation parameters support a change in the mechanism between electron-withdrawing and electron-donating aryl azide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predicts that the aryl azides coordinate via Nα and extrude N2 directly. For the electron-withdrawing substituents, N2 extrusion is rate-determining, while for the electron-donating substituent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becomes the initial attack of the
    阳离子氧or(V)络合物[Re(O)(hoz)2(CH 3 CN)] [B(C 6 F 5)4 ] [ 1;Hhoz = 2-(2'-羟基苯基)-2-恶唑啉]与芳基叠氮化发生反应(N 3 AR),得到阳离子型的顺式-(VII)通式oxoimido配合物[回复(O)(NAR)(奥斯)2 ] [B(C 6 F 5)4 ] [ 2a – 2f ; Ar = 4-甲氧基苯基,4-甲基苯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和4-(三甲基)苯基]。在CH 3中形成2的动力学CN在叠氮化物(N 3 Ar)和(V)配合物1中均为一阶,其二阶速率常数范围为3.5×10 –2至1.7×10 –1 M –1 s –1。对于吸电子取代基观察到强烈的感应效应,导致负的哈米特反应常数ρ= -1.3。但是,叠氮化苯上的供电子取代基明显偏离了这种趋势。焓障碍(Δ ħ ⧧由艾林-波拉尼方程所确定的)的范围是14-19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