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620155-56-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620155-56-7
化学式
C18H25BrO
mdl
——
分子量
337.3
InChiKey
XERMVYDBNASCO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56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11.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9.2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三乙胺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8.0h, 生成 N-[4-{2-(4-cyano-2,6-difluorophenyl)ethyn-1-yl}phenoxy]decyl-N-methylimidazolium trif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咪唑盐封端柔性链的二氟化甲苯基光致发光液晶:热物理和光物理性质
    摘要:
    光致发光液晶(PLLC)分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它们在单一成分分子系统中同时表现出光致发光(PL)和液晶(LC)特性。在开发 PLLC 分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探索了在柔性链或介晶结构中结合离子部分的离子化合物。值得注意的例子包括盘形柱状 PLLC 和近晶 (Sm) PLLC,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离子部分、反离子和发光介晶层。离子液晶分子在低温下呈现 Sm 相,并且其相变温度可以通过调节离子部分来调节,显示出作为 PLLC 的前景。然而,关于 Sm PLLC 分子的报道仍然很少。基于先前的发现,二氟化甲苯可以在结晶(Cr)状态下发射荧光,我们探索了它们作为发光介晶用于开发高效 Sm PLLC 化合物的潜力。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一种棒状化合物,其特征是二氟化甲苯烷骨架作为发光介晶,癸烯氧基链用于稳定液晶相,咪唑鎓离子作为链端的离子部分以诱导近晶A(SmA)阶段。在研究其热物理性质后,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热致液晶属性并包含
    DOI:
    10.1016/j.molliq.2024.125361
  • 作为产物:
    描述:
    4-溴苯酚甲醇 、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potassium carbonate三乙胺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6.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咪唑盐封端柔性链的二氟化甲苯基光致发光液晶:热物理和光物理性质
    摘要:
    光致发光液晶(PLLC)分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它们在单一成分分子系统中同时表现出光致发光(PL)和液晶(LC)特性。在开发 PLLC 分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探索了在柔性链或介晶结构中结合离子部分的离子化合物。值得注意的例子包括盘形柱状 PLLC 和近晶 (Sm) PLLC,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离子部分、反离子和发光介晶层。离子液晶分子在低温下呈现 Sm 相,并且其相变温度可以通过调节离子部分来调节,显示出作为 PLLC 的前景。然而,关于 Sm PLLC 分子的报道仍然很少。基于先前的发现,二氟化甲苯可以在结晶(Cr)状态下发射荧光,我们探索了它们作为发光介晶用于开发高效 Sm PLLC 化合物的潜力。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一种棒状化合物,其特征是二氟化甲苯烷骨架作为发光介晶,癸烯氧基链用于稳定液晶相,咪唑鎓离子作为链端的离子部分以诱导近晶A(SmA)阶段。在研究其热物理性质后,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热致液晶属性并包含
    DOI:
    10.1016/j.molliq.2024.1253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struction of supramolecular hyperbranched polymers via the “tweezering directed self-assembly” strategy
    作者:Yu-Kui Tian、Zhi-Shuai Yang、Xiao-Qin Lv、Ri-Sheng Yao、Feng Wang
    DOI:10.1039/c4cc03158j
    日期:——
    tweezer-alkynylgold(III) diphenylpyridine guest is shown to maintain the specific complex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 B21C7-secondary ammonium salt recognition motif, which facilitates the formation of supramolecular hyperbranched polymers via the "tweezering directed self-assembly" strategy.
    已显示双炔基(II)吡啶吡啶-炔(III)二苯基吡啶客体在B21C7-仲盐识别基序存在的情况下保持特定的络合物,从而通过“镊子定向的自支链”促进超分子超支化聚合物的形成-组装”策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