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icarbonylchloro(5-chloro-1,10-phenanthroline)rhenium(I) | 851719-7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carbonylchloro(5-chloro-1,10-phenanthroline)rhenium(I)
英文别名
[Re(CO)3(5-chloro-1,10-phenanthroline)Cl];[Re(CO)3(5-Cl-phen)Cl]
tricarbonylchloro(5-chloro-1,10-phenanthroline)rhenium(I)化学式
CAS
851719-74-9;52065-01-7
化学式
C15H7Cl2N2O3Re
mdl
——
分子量
520.345
InChiKey
PPHDEBCQABRNJQ-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氟甲磺酸tricarbonylchloro(5-chloro-1,10-phenanthroline)rhenium(I)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8%的产率得到fac-[Re(CO)3(5-chloro-1,10-phenanthroline)(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与fac-三羰基(5-氯-1,10-菲咯啉)hen(I)配位的1,2-双(4-吡啶基)乙烯或4-苯乙烯基吡啶的反式-顺式光异构化和光致发光的调节
    摘要:
    摘要fac-[Re(CO)3(Clphen)(trans -L)] +配合物,Clphen = 5-氯-1,10-菲咯啉,L = 1,2-双(4-吡啶基)的配合物的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质对乙烯,bpe或4-苯乙烯基吡啶stpy进行了研究,以补充对具有与聚吡啶基配体连接的吸电子基团的三羰基rh(I)配合物中分子内能量转移过程的理解。合成,表征了这些新化合物,并通过1 H NMR光谱准确确定了光异构化的量子产率。在所有研究的照射波长下,fac-[Re(CO)3(Clphen)(trans -bpe)] +的真实量子产率是恒定的(Φ= 0.55)。但是,对于fac-[Re(CO)3(Clphen)(trans-stpy)] +,仅在较高能量的辐射下(Φ313 nm = 0.53和Φ365 nm = 0)才观察到相似的真实量子产率。57),但在404 nm(Φ= 0.41)时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反式
    DOI:
    10.1016/j.ica.2011.07.01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羰基氯-(聚吡啶基)r(I)配合物的金属-配体电荷转移激发态的发光和氧化还原反应
    摘要:
    三羰基氯(聚吡啶基)r(I)配合物[Re(CO)3(LL)(Cl)],(LL = 2,2-联吡啶,4, 4'-二甲基-2,2'-联吡啶,1,10-菲咯啉,5-氯-1,10-菲咯啉和2,2'-联吡嗪在室温下呈溶液发射,并容易与各种电子供体和受体分子。这项工作描述了关于激发态光物理和光氧化还原化学三个方面的激光光解研究:(a)室温吸收和发射对聚吡啶基配体和溶剂性质变化的敏感性;(b)激发态吸收光谱特征和(c)可逆和不可逆的“还原”猝灭(使用各种胺作为电子给体)及其与将CO 2光催化还原为CO的相关性。
    DOI:
    10.1039/f298682024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henium(<scp>i</scp>) complexation–dissociation strategy for synthesising fluorine-18 labelled pyridine bidentate radiotracers
    作者:Mitchell A. Klenner、Bo Zhang、Gianluca Ciancaleoni、James K. Howard、Helen E. Maynard-Casely、Jack K. Clegg、Massimiliano Massi、Benjamin H. Fraser、Giancarlo Pascali
    DOI:10.1039/d0ra00318b
    日期:——
    novel fluorine-18 method employing rhenium(I) mediation is described herein. The method was found to afford moderate to high radiochemical yields of labelled rhenium(I) complexes. Subsequent thermal dissociation of the complexes enabled the radiosynthesis of fluorine-18 labelled pyridine bidentate structures which could not be radiofluorinated hitherto. This rhenium(I) complexation–dissociation strategy
    本文描述了一种采用 ( I ) 介体的新型 18 方法。发现该方法可提供中等至高的标记 ( I ) 配合物的放射化学产率。随后配合物的热解离使得能够放射合成氟-18 标记的吡啶二齿结构,这些结构迄今为止不能被放射化。这种 ( I ) 络合-解离策略进一步应用于 [ 18 F]CABS13(一种阿尔茨海默病显像剂)以及其他 2,2'-联吡啶、1,10-咯啉和 8-羟基喹啉标记的放射性示踪剂的放射合成。反应机理的计算模型表明,的效率(I) 活化可能归因于属中心的吸电子效应和酰基中间体的形成,该中间体在亲核加成后锚定化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