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bromoisoquinolin-2-ium-2-yl)dicyanomethanide | 1449393-3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bromoisoquinolin-2-ium-2-yl)dicyanomethanide
英文别名
——
(5-bromoisoquinolin-2-ium-2-yl)dicyanomethanide化学式
CAS
1449393-33-2
化学式
C12H6BrN3
mdl
——
分子量
272.104
InChiKey
NYNXAXKVUBNYN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bromoisoquinolin-2-ium-2-yl)dicyanomethanidemethyl 3-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diazobut-3-enoate 在 tetrakis[N-phthaloyl-(S)-iso-leucinate]bis(ethyl acet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73%的产率得到methyl (S)-8-bromo-2-(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4-dicyano-4,11b-dihydro-3Hpyrido[2,1-a]isoquinoline-1-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异喹啉鎓/吡啶鎓甲基化物的异喹啉鎓/吡啶脱芳构化催化不对称合成喹啉齐啶类化合物——催化剂和卡宾源的作用
    摘要:
    通过手性二铑(II)羧酸酯催化的异喹啉鎓/吡啶鎓甲基化物和烯醇重氮乙酸盐的正式[3 + 3]-环加成反应,可以方便地获得高度对映体富集的取代喹啉。路易斯碱性甲基化物与二铑 (II) 的配位促使与二铑结合的烯醇-卡宾重排以产生供体-受体环丙烯。供体-受体环丙烯与二铑结合的烯醇-卡宾处于平衡状态,并通过环丙烯的未催化反应进行来自二铑结合的烯醇-卡宾的对映选择性 [3 + 3]-环加成和非对映选择性 [3 + 2]-环加成与异喹啉鎓或吡啶鎓甲基化物。增加催化剂负载的 mol % 会抑制 [3 + 2]-环加成途径。
    DOI:
    10.1021/ja406482q
  • 作为产物:
    描述:
    5-溴异喹啉四氰基环氧乙烷 反应 12.0h, 以49%的产率得到(5-bromoisoquinolin-2-ium-2-yl)dicyanomethan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异喹啉鎓/吡啶鎓甲基化物的异喹啉鎓/吡啶脱芳构化催化不对称合成喹啉齐啶类化合物——催化剂和卡宾源的作用
    摘要:
    通过手性二铑(II)羧酸酯催化的异喹啉鎓/吡啶鎓甲基化物和烯醇重氮乙酸盐的正式[3 + 3]-环加成反应,可以方便地获得高度对映体富集的取代喹啉。路易斯碱性甲基化物与二铑 (II) 的配位促使与二铑结合的烯醇-卡宾重排以产生供体-受体环丙烯。供体-受体环丙烯与二铑结合的烯醇-卡宾处于平衡状态,并通过环丙烯的未催化反应进行来自二铑结合的烯醇-卡宾的对映选择性 [3 + 3]-环加成和非对映选择性 [3 + 2]-环加成与异喹啉鎓或吡啶鎓甲基化物。增加催化剂负载的 mol % 会抑制 [3 + 2]-环加成途径。
    DOI:
    10.1021/ja406482q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andem Isomerization/α,β-Site-Selective and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Reactions of <i>N</i>-(3-Butynoyl)-3,5-dimethylpyrazole Induced by Chiral π–Cu(II) Catalysts
    作者:Weiwei Guo、Masahiro Hori、Yoshihiro Ogura、Kazuki Nishimura、Kosuke Oki、Tomoyuki Ikai、Eiji Yashima、Kazuaki Ishihara
    DOI:10.1021/jacs.3c10820
    日期:2023.12.13
    of N-(3-butynoyl)-3,5-dimethyl-1H-pyrazole to generate N-allenoylpyrazole in situ and subsequent α,β-site-selective and enantioselective [3 + 2], [4 + 2], or [2 + 2] cycloaddition or conjugate addition reactions. The asymmetric environment created by the intramolecular π–Cu(II) interactions 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adducts in moderate to high yield with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y. To the best of
    丙二烯是重要的结构单元,通过丙二烯的环加成衍生化产物可能成为构建碳环和杂环的强大策略。然而,丙二烯催化位点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环加成反应的发展仍然面临重大挑战。在这里,我们报道了手性π-Cu(II)-络合物催化N- (3-丁酰基)-3,5-二甲基-1H-吡唑的异构化,原位生成N-联烯酰基吡唑并随后生成α,β-位点-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 [3 + 2]、[4 + 2] 或 [2 + 2] 环加成或共轭加成反应。分子内 π-Cu(II) 相互作用产生的不对称环境以中等到高产率提供相应的加合物,并具有优异的对映选择性。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成功的手性刘易斯酸催化串联异构化/α,β-位点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环加成或潜在非γ-取代联烯酰基衍生物的共轭加成反应的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