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2,6-i-Pr2C6H3N=C(Me)C5H3N]2C6H3O)Zn2(μ-Cl)Cl2 | 916985-4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6-[2,6-i-Pr2C6H3N=C(Me)C5H3N]2C6H3O)Zn2(μ-Cl)Cl2
英文别名
——
(2,6-[2,6-i-Pr2C6H3N=C(Me)C5H3N]2C6H3O)Zn2(μ-Cl)Cl2化学式
CAS
916985-42-7
化学式
C44H49Cl3N4OZn2
mdl
——
分子量
887.038
InChiKey
MRYKIHNLJGBFLT-BLBIMPFG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Sterically variable dizinc complexes bearing bis(iminopyridyl)phenolate ligands: synthesis, structures and reactivity studies
    摘要:
    一系列手性双锌配合物[(2,6-{ArNC(Me)C5H3N}2C6H3O)Zn2(µ-Cl)Cl2] [Ar = 2,6-i-Pr2C6H3 (1a), 2,6-Me2C6H3 (1b), 2,4,6-Me3-C6H2 (1c), 2,4-Me2C6H3 (1d)]可以通过模板反应在高温下用正丁醇中的过量的相应苯胺和两当量的二氯化锌与2,6-{OC(Me)C5H3N}2C6H3OH反应制备,产率良好。或者,前配体2,6-{(ArNC(Me)C5H3N}2C6H3OH [Ar = 2,6-i-Pr2C6H3 (L1-H), 2,6-Me2C6H3 (L2-H), 2,4,6-Me3C6H2 (L3-H), 2,4-Me2C6H3 (L4-H)]可以分离出来,然后与两当量的二氯化锌反应得到1a–1d。1a与两当量的NaOAc在TlBF4存在下反应得到双乙酸酯桥联盐[(L1)Zn2(µ-OAc)2](BF4) (2),而与Nadbm (dbm = dibenzoylmethanato)反应得到双(二苯甲酰甲烷)配位盐[(L1)Zn2(dbm)2](BF4) (3)。1a与TlOEt反应发生水解,得到唯一可分离的产品[(L1)Zn2(µ-OH)Cl2] (4)。相反,1a与Tlhp (hp = 2-吡啶酮)反应得到中性双(吡啶酮)桥联三金属配合物[(L1)Zn3(µ-hp)2Cl3] (5)为主要产物,而4为次要产物。配合物4和4/5混合物是ε-己内酯开环聚合的适度活化剂。对1b, 1c, 2, 3, 4和5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揭示了Zn⋯Zn分离范围为3.069(4)–4.649(6) Å。
    DOI:
    10.1039/b709385c
  • 作为产物:
    描述:
    zinc(II) chloride 、 2,6-((2,6-i-Pr2C6H3)N=C(Me)C5H3N)2C6H3OH*3H2O 以 正丁醇 为溶剂, 以50%的产率得到(2,6-[2,6-i-Pr2C6H3N=C(Me)C5H3N]2C6H3O)Zn2(μ-Cl)Cl2
    参考文献:
    名称:
    空间受限的M2中心(M = Fe,Co,Ni,Zn)位于空间庞大的双核载体上:合成,结构和乙烯低聚研究。
    摘要:
    两个新的庞大的芳基桥联吡啶亚胺间隔(pro)配体,2,6-{(2,6-i-Pr(2)C6H3)N = C(Me)C5H3N} 2C6H3Y(Y = H L1,OH L2 -H),已通过Stille型交叉偶联方法以中等至良好的总收率制备。L2-H的分子结构显示了吡啶基-亚胺单元内的反式构型,具有氢键相互作用,使苯酚与相邻的吡啶环之一保持共面。MX2与2当量的MX2在110°C的n-BuOH中与L1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双核络合物[(L1)M2X4](M = Fe,X = Cl(1a); M = Co,X = Cl(1b) ; M = Ni,X = Br(1c); M = Zn,X = Cl(1d)),其中金属中心采用扭曲的四面体几何形状,并占据了L1中的两个吡啶亚胺腔。相比之下,与2当量的MX2反应生成L2-H的去质子化反应,得到酚盐桥接的物质[(L2)M2(mu-X)X2](M = Fe,X =
    DOI:
    10.1021/ic061286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