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江湖“蒙汗药”——氯硝西泮

碳氢数科 2024/09/30

分子信息:

图片来源:MolAid

结构信息:

分子解读:

氯硝西泮是一种苯二氮卓类药物,被归类为精神类管制物质,其合成由 Leo H. Sternbach 及其 Hoffmann-LaRoche(新泽西州纳特利)的同事于 1962 年报道。该报告是关于喹唑啉和 1,4-苯二氮卓类药物系列的第十份报告。氯硝西泮最初是作为抗惊厥药开发的,后发现更常用于治疗焦虑、癫痫发作(包括与癫痫相关的癫痫发作)、惊恐障碍和某些精神病。

氯硝西泮又称为“蓝精灵”,溶于水后液体是淡蓝色的,但该物质无色无味,溶于水后也不容易被人发现。事实上它却属于新精神活性物质,少量吸食会出现心动加速、血压升高、肝肾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症状。大量吸食后会引起偏执、焦虑、恐慌、被害妄想症等反应,严重的会精神错乱,甚至抽搐、休克、脑中风死亡,其危害极大。如果有人把此类物质放进饮料或酒里不容易被察觉,所以常有不法人员在夜店、酒吧、Party上暗中在女性的酒杯中投入此类药品以进行迷奸、偷窃等不法行为,大家一定要警惕!

反应信息:

图片来源:MolAid

图片来源:MolAid

合成路线:

1962 年 & Sternbach 等报道了对位取代的苯胺,经过傅克酰基化反应成中间体M1,该方法如果对位取代基为卤原子取代时,能够正常发生反应,但如果对位为硝基取代时反应, 首先中间体 M1的合成进行困难,温度高达 200 ℃, 而且在后续关环成中间体M4 时会伴随六元环副产物的出现 。Steiger 等报道了对产物直接硝化然后再对其进行还原,但涉及选择性的问题,具体操作步骤较为复杂。

本文从起始原料 2-氰基-4-硝基苯胺出发经氧化偶联得到中间体M1M1经酰胺化得到中间体M2,经亲核取代反应得到M3M3 发生分子内 wittig 反应得到关环产物氯硝西洋 M4。最后M4经还原反应得到了其代谢产物7-氨基氯硝西洋M5。具体合成步骤和 1H NMR、13C NMR数据表征在原文中有对应信息可供查看。[1]

参考文献

[1]. 合成化学,2022, 30, 233-236. doi: 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1172

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欢迎指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