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La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La
英文别名
——
CAS
——
化学式
mdl
——
分子量
——
InChiKey
——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试剂:
    描述:
    1,3-丙二醇Co-La 氢气 作用下, 190.0 ℃ 、13.5 MPa 条件下, 生成 1,3-丙二胺3-氨基-1-丙醇
    参考文献:
    名称:
    1,3-丙二醇的钴催化胺化:催化剂促进作用和超临界氨作为溶剂和反应物的使用
    摘要:
    在压力为50至150 bar的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由1,3-丙二醇和氨催化合成1,3-二氨基丙烷的方法。使用脉冲热分析和DRIFT光谱法对N 2物理吸附,XRD,XPS,TPR和氨吸附进行表征,以表征所应用的无载体Co基催化剂。后面的研究表明,最好的催化剂是95 wt%Co-5 wt%Fe,仅包含非常弱的酸性位,无法化学吸附氨。缺乏强酸和强碱性位点对于抑制各种酸/碱催化的副反应(复古羟醛反应,氢解,烷基化,歧化,二聚化,低聚)至关重要。改善二氨基丙烷形成的其他重要要求是使用过量的氨(摩尔比为NH3 /二醇> 20)和亚稳β-Co相的存在。少量的Fe添加剂可能有效地阻止该相转变为热力学稳定的α-Co相,从而在运行中长达10天阻止催化剂失活。超临界氨的应用几乎使对氨基醇和二胺的选择性增加了一倍。在近临界区域中的选择性增强归因于消除了相间传质限制和所得到的较高的表面氨浓度。
    DOI:
    10.1006/jcat.1999.24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相关结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