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Fe2(CO)6(μ-bis(mercaptomethyl)dimethylsilane(-2H))] | 1252783-9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Fe2(CO)6(μ-bis(mercaptomethyl)dimethylsilane(-2H))]
英文别名
——
[Fe2(CO)6(μ-bis(mercaptomethyl)dimethylsilane(-2H))]化学式
CAS
1252783-98-4
化学式
C10H10Fe2O6S2Si
mdl
——
分子量
430.097
InChiKey
ZOPLFKYMUGUYQZ-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Fe2(CO)6(μ-bis(mercaptomethyl)dimethylsilane(-2H))]三苯基膦乙腈 在 trimethyamine N-ox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2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在多功能化(巯基甲基)硅烷 [FeFe] 氢化酶模型系统中引入氰基和磷烷配体的影响
    摘要:
    已知氰基和磷烷取代的 [FeFe] 氢化酶模型显示 [2Fe2S] 簇的碱度增加。随着我们对 [2Fe2S(Si)] 化合物的持续兴趣,研究了这种配合物与四乙基氰化铵和三苯基膦的取代反应,以产生各自的单取代三苯基膦配合物 2a-c 和氰化物配合物 3a-c。循环伏安法用于研究乙酸的电催化 H2 形成。
    DOI:
    10.1002/ejic.201000918
  • 作为产物:
    描述:
    十二羰基三铁二(巯基甲基)二甲基硅烷甲苯 为溶剂, 以57%的产率得到[Fe2(CO)6(μ-bis(mercaptomethyl)dimethylsilane(-2H))]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双-,三-和四-(巯基甲基)硅烷的铁结合配体的[FeFe]氢化酶中活性位点的模型
    摘要:
    从相应的(氯甲基)硅烷开始,合成了一系列通式为R n Si(CH 2 SH)4- n(n = 0-2; R =有机基)的多官能(巯基甲基)硅烷。它们被用作多齿配体,用于将十二碳三铁Fe 3(CO)12转化为羰基铁配合物,其中去质子化的(巯基甲基)硅烷充当μ-桥联配体。这些络合物可以被认为是[FeFe]氢化酶的模型。它们的特征在于元素分析(C,H,S),NMR光谱研究(1 H,13 C,29Si)和单晶X射线衍射。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揭示了由这些化合物催化形成二氢的新机理,其中一个硫原子在催化循环中被​​质子化。三齿配体MeSi(CH 2 SH)3与Fe 3(CO)12的反应产生了四核簇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电化学,拉曼光谱,穆斯堡尔光谱和磁化率技术进行的详细研究表明,对于该化合物,最初[Fe 2 {μ-MeSi(CH 2 S)2 CH 2 SH}(CO)6] 形成了。然
    DOI:
    10.1021/ic101399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