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bromopropyl)-1,2-dicarba-closo-dodecaborane | 12072-3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bromopropyl)-1,2-dicarba-closo-dodecaborane
英文别名
1-bromopropyl-o-carborane;1-(CH2)3Br-1.2-C2B10H11
1-(3-bromopropyl)-1,2-dicarba-closo-dodecaborane化学式
CAS
12072-30-9
化学式
C5H17B10Br
mdl
——
分子量
265.204
InChiKey
ZWTPVJBOKPHHR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bromopropyl)-1,2-dicarba-closo-dodecaborane 在 sodium az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97%的产率得到1-(3-azidopropyl)-1,2-dicarba-closo-dodecaborane
    参考文献:
    名称:
    Nucleoside bearing boron clusters and their phosphoramidites – building blocks for modified oligonucleotide synthesis
    摘要:
    合成四种经典核苷-closo-/nido-碳硼烷共轭物,它们的磷酰胺酯,它们的电化学特性以及第一个核苷硼簇共轭物的X射线结构示例。
    DOI:
    10.1039/c4nj01096e
  • 作为产物:
    描述:
    1-(3-hydroxypropyl)-1,2-dicarba-closo-dodecaborane四溴化碳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74%的产率得到1-(3-bromopropyl)-1,2-dicarba-closo-dodecaborane
    参考文献:
    名称:
    Nucleoside bearing boron clusters and their phosphoramidites – building blocks for modified oligonucleotide synthesis
    摘要:
    合成四种经典核苷-closo-/nido-碳硼烷共轭物,它们的磷酰胺酯,它们的电化学特性以及第一个核苷硼簇共轭物的X射线结构示例。
    DOI:
    10.1039/c4nj01096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含硝基咪唑的多硼苯丙氨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
    公开号:CN10994260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通式(I)所示的含硝基咪唑的多酸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可通过取代、加成、硝化及保护反应制得,具有以下优点:成本低、易于制备、可提供高含量的并且对肿瘤细胞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对肿瘤乏区域有特异性的响应、稳定性好、生物毒性低。本发明所述含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BNCT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小分子硼药及其应用
    申请人:华东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131500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药,具有式Ⅰ结构,其中,R为邻位‑硼烷、间位‑硼烷及对位‑硼烷中的任意一种;n为1‑5的任一整数;该药可通过氨基酸转运体LAT1转运进入细胞,提高肿瘤细胞内的含量,可通过‑18标记用PET示踪定量。本发明制备的药结构简单,含量高,易于用‑18标记后用PET示踪定量,毒性较低,能实现动物肿瘤组织与血液中的含量比大于3.5的效果。
  • 一种含碳硼烷的苯丙氨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
    公开号:CN10998818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中子俘获治疗的含硼烷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所述化合物通过硝化、加成、取代及除保护反应得到,易于制备、成本低,可提供高平含量的,且对肿瘤细胞具有高亲和力,特异性的响应肿瘤乏区域,具有稳定和生物毒性低的特点。本发明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肿瘤直接治疗和BNCT治疗中具有诱人前景。
  • Application of Nitroimidazole–Carbobane-Modified Phenylalanine Derivatives as Dual-Target Boron Carriers in 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作者:Ruixi Li、Juanjuan Zhang、Jingxuan Guo、Yue Xu、Kunyuan Duan、Jinrong Zheng、Hao Wan、Zhenwei Yuan、Haiyan Chen
    DOI:10.1021/acs.molpharmaceut.9b00898
    日期:2020.1.6
    that the B139 uptake into hypoxic tumor regions was high, with a 70-fold boron content compared to BPA. In addition, in vivo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B139 can be trapped in tumor cells for a prolonged period and maintains an effective therapeutic concentration, with a peak boron concentration of 50.7 μg/g and a high tumor: blood boron ratio of >3, achieving ideal BNCT conditions. Cytotoxicity evaluation
    中子捕获疗法(BNCT)作为治疗实体癌肿瘤的无创细胞平肿瘤疗法已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含药物,如1-酸(BPA)和硼酸癸酸钠具有较低的含量和/或较弱的肿瘤靶向能力,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无毒,双靶载体(B139,B142和B151),它们具有在肿瘤细胞中特异性蓄积的能力。我们发现缺肿瘤区域的B139摄取量很高,含量是BPA的70倍。此外,体内观察表明,B139可以长时间捕获在肿瘤细胞中,并保持有效的治疗浓度,的峰值浓度为50.7μg/ g,并且肿瘤与血的比率高,> 3,达到理想的BNCT条件。小鼠的细胞毒性评估进一步证明了B139是安全可靠的。因此,B139作为双靶,安全,高效的载体,在BNCT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 Acridine/Acridone–Carborane Conjugates as Strong DNA‐Binding Agents with Anticancer Potential
    作者:Daria Różycka、Aleksandra Kowalczyk、Marta Denel‐Bobrowska、Olga Kuźmycz、Magdalena Gapińska、Paweł Stączek、Agnieszka B. Olejniczak
    DOI:10.1002/cmdc.202200666
    日期:——
    Increasing ROS: A series of novel acridine/acridone-carborane conjugates were synthesised and investigated. Conjugate 30, containing meta-carborane, revealed dual activity as the most potent ct-DNA intercalator (with preservation of B-form DNA) and as a toxic agent against the HeLa cell line. This cytotoxicity is a result of increased 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formation, higher than
    增加 ROS:合成并研究了一系列新型吖啶/吖啶酮-硼烷偶联物。含有间位硼烷的缀合物30显示出双重活性,作为最有效的 ct-DNA 嵌入剂(保留 B 型 DNA)和作为针对 HeLa 细胞系的毒剂。这种细胞毒性是细胞内活性 (ROS) 形成增加的结果,高于安吖啶诱导的 ROS 平。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相关结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