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y3P)2Pd(Cl)Ph] | 122700-58-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y3P)2Pd(Cl)Ph]
英文别名
[PdClPh(PCy3)2]
[(Cy3P)2Pd(Cl)Ph]化学式
CAS
122700-58-7
化学式
C42H71ClP2Pd
mdl
——
分子量
779.846
InChiKey
DIXYJJSYJFWXFC-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y3P)2Pd(Cl)Ph]氰化四丁基铵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9%的产率得到[(NC)3PdPh](2-)
    参考文献:
    名称:
    Why Excess Cyanide Can Be Detrimental to Pd-Catalyzed Cyanation of Haloarenes. Facil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d(CN)3(H)]2- and [Pd(CN)3(Ph)]2-
    摘要:
    DOI:
    10.1021/ja066931d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区分 Suzuki-Miyaura 反应中转金属化的途径
    摘要:
    我们报告了对分离的芳基钯羟基和卤化物与芳基硼酸和芳基三羟基硼酸盐的化学计量反应的系统研究,以评估通常提出的用于解释 Suzuki-Miyaura 反应中金属转移的两种反应途径的相对速率。根据在催化过程常见条件下生成的钯和有机硼物种的相对种群以及观察到的两类反应组分之间化学计量反应的速率常数,我们得出结论,钯羟基络合物与硼的反应酸,而不是卤化钯配合物与三羟基硼酸盐的反应,在用弱碱和水性溶剂混合物进行的催化 Suzuki-Miyaura 反应中解释了金属转移。
    DOI:
    10.1021/ja1108326
  • 作为试剂:
    描述:
    四丁基氢氧化铵[(Cy3P)2Pd(Cl)Ph]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四丁基氯化铵
    参考文献:
    名称:
    区分 Suzuki-Miyaura 反应中转金属化的途径
    摘要:
    我们报告了对分离的芳基钯羟基和卤化物与芳基硼酸和芳基三羟基硼酸盐的化学计量反应的系统研究,以评估通常提出的用于解释 Suzuki-Miyaura 反应中金属转移的两种反应途径的相对速率。根据在催化过程常见条件下生成的钯和有机硼物种的相对种群以及观察到的两类反应组分之间化学计量反应的速率常数,我们得出结论,钯羟基络合物与硼的反应酸,而不是卤化钯配合物与三羟基硼酸盐的反应,在用弱碱和水性溶剂混合物进行的催化 Suzuki-Miyaura 反应中解释了金属转移。
    DOI:
    10.1021/ja11083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F/Ph Rearrangement Reaction of [(Ph<sub>3</sub>P)<sub>3</sub>RhF], the Fluoride Congener of Wilkinson's Catalyst
    作者:Stuart A. Macgregor、D. Christopher Roe、William J. Marshall、Karen M. Bloch、Vladimir I. Bakhmutov、Vladimir V. Grushin
    DOI:10.1021/ja054506z
    日期:2005.11.1
    easily activates the inert C-Cl bond of ArCl (Ar = Ph, p-tolyl) under mild conditions (3 h at 80 degrees C) to produce trans-[(Ph(3)P)(2)Rh(Ph(2)PF)(Cl)] (2) and ArPh as a result of C-Cl, Rh-F, and P-C bond cleavage and C-C, Rh-Cl, and P-F bond formation. In benzene (2-3 h at 80 degrees C), 1 decomposes to a 1:1 mixture of trans-[(Ph(3)P)(2)Rh(Ph(2)PF)(F)] (3) and the cyclometalated complex [(Ph(3
    威尔森催化剂的化物同类物 [(Ph(3)P)(3)RhF] (1),已被合成并充分表征。与威尔森的催化剂不同,1 在温和条件下(80 摄氏度下 3 小时)很容易激活 ArCl(Ar = Ph,p-tolyl)的惰性 C-Cl 键,生成反式-[(Ph(3)P)(2) Rh(Ph(2)PF)(Cl)] (2) 和 ArPh 作为 C-Cl、Rh-F 和 PC 键断裂以及 CC、Rh-Cl 和 PF 键形成的结果。在苯中(80 摄氏度下 2-3 小时),1 分解为 1:1 的反式-[(Ph(3)P)(2)Rh(Ph(2)PF)(F)] 混合物 (3)和环属化配合物 [(Ph(3)P)(2)Rh(Ph(2)PC(6)H(4))] (4)。已显示芳烃活化和热分解反应都是通过 1 到顺式-[(Ph(3)P)(2)Rh(Ph)(Ph(2)PF) 的简单且可逆的 F/Ph 重排反应发生的。 )]
  • Changing the Charge: Electrostatic Effects in Pd-Catalyzed Cross-Coupling
    作者:Allen L. Chan、Jess Estrada、Christos E. Kefalidis、Vincent Lavallo
    DOI:10.1021/acs.organomet.6b00622
    日期:2016.10.10
  • Barrios-Landeros, Fabiola; Carrow, Brad P.; Hartwig, John F.,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vol. 131, p. 8141 - 8154
    作者:Barrios-Landeros, Fabiola、Carrow, Brad P.、Hartwig, John F.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