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yl-3-(cyclopentadienyl dicarbonyl iron)-5,5-diphenyl-2-cyclopentenone | 66118-6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3-(cyclopentadienyl dicarbonyl iron)-5,5-diphenyl-2-cyclopentenone
英文别名
(η5-C5H5)Fe(CO)2(C=C(Me)C(O)C(Ph)2CH2)
2-methyl-3-(cyclopentadienyl dicarbonyl iron)-5,5-diphenyl-2-cyclopentenone化学式
CAS
66118-68-1
化学式
C25H20FeO3
mdl
——
分子量
424.279
InChiKey
FVBMVNMJYYJOR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methyl-3-(cyclopentadienyl dicarbonyl iron)-5,5-diphenyl-2-cyclopentenonelithium dimethylcuprate 作用下,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以70%的产率得到cyclopentadienyl iron(II) dicarbonyl dimer
    参考文献:
    名称:
    过渡金属的反应η 1 -ally和炔丙基络合物与烯酮和烯酮cycloadducts其产量环戊烯酮的一些新的非氧化性过渡金属-碳键裂解反应
    摘要:
    环戊二烯基2-炔基铁和烯丙基配合物与乙烯酮或乙烯酮前体的反应在某些情况下会生成过渡金属取代的环戊烯酮,在其他情况下会生成新的过渡金属取代的烯丙基配合物。随后可以在各种氧化和非氧化反应条件下,将过渡金属从含环戊烯酮的配合物中裂解。
    DOI:
    10.1016/0022-328x(94)05071-i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基乙酰氯 、 cyclopentadienyl(2-butynyl)dicarbonyliron 在 tetramethylpiperidi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8%的产率得到2-methyl-3-(cyclopentadienyl dicarbonyl iron)-5,5-diphenyl-2-cyclopente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过渡金属的反应η 1 -ally和炔丙基络合物与烯酮和烯酮cycloadducts其产量环戊烯酮的一些新的非氧化性过渡金属-碳键裂解反应
    摘要:
    环戊二烯基2-炔基铁和烯丙基配合物与乙烯酮或乙烯酮前体的反应在某些情况下会生成过渡金属取代的环戊烯酮,在其他情况下会生成新的过渡金属取代的烯丙基配合物。随后可以在各种氧化和非氧化反应条件下,将过渡金属从含环戊烯酮的配合物中裂解。
    DOI:
    10.1016/0022-328x(94)05071-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ycloaddition Reactions of transition metal-2-alkynyl complexes with diphenylketene, t-butylcyanoketene, N-sulfinylaniline, and N-Sulfinyl-p-toluenesulfonamide
    作者:L.S. Chen、D.W. Lichtenberg、P.W. Robinson、Y. Yamamoto、A. Wojcicki
    DOI:10.1016/s0020-1693(00)95707-4
    日期:1977.1
    (η 5 -C 5 H 5 ), η 5 -C 5 H 5 -Mo(CO) 3 CH 2 CCC 6 H 5 , and Mn(CO) 5 CH 2 CCC 6 H 5 ([M] CH 2 CCR) with the ketenes (C 6 H 5 ) 2 CCO and (t-C 4 H 9 (CN)CCO and with the N-sulfinyl compounds C 6 H 5 NSO and p-CH 3 C 6 H 4 SO 2 NSO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3 + 2) cycloadducts of the reactants. The respective products of these reactions are [M] CC(R)C(O)C(C 6 H 5 ) 2 C H 2 , [M] CC(R)C(O)Ct-C
    摘要η5 -C 5 H 5 Fe(CO)2 CH 2CCR(R = CH 3 CP 6 H 5和CH 2 Fe(CO)2,(η5 -C 5 H 5), η5 -C 5 H 5 -Mo(CO)3 CH 2CCC6 H 5和Mn(CO)5 CH 2CCC6 H 5([M] CH 2CCR)与乙烯酮( C 6 H 5)2CCO和(tC 4 H 9(CN)CCO以及N-亚磺酰基化合物C 6 H 5NSO和p-CH 3 C 6 H 4 SO 2NSO导致反应物形成(3 + 2)个环加合物,这些反应的各自产物为[M]CC(R)C(O)C(C 6 H 5)2 CH 2,[M]CC(R)C(O)Ct-C 4 H 9(CN)CH 2,[M]CC(R)S(O)N(C 6 H 5)CH 2 ,以及[M]CC(R)S(O)N(SO 2 C 6 H 4 CH 3)CH 2,这些结构已经根据红外,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