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Fe2(μ-(SCH2CH2)2N(iPr))(CO)5)2(μ2-dppe)] | 1285531-1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Fe2(μ-(SCH2CH2)2N(iPr))(CO)5)2(μ2-dppe)]
英文别名
——
[(Fe2(μ-(SCH2CH2)2N(iPr))(CO)5)2(μ2-dppe)]化学式
CAS
1285531-15-8
化学式
C50H54Fe4N2O10P2S4
mdl
——
分子量
1256.59
InChiKey
YDYOTRDTTUEZEN-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Influences on the rotated structure of diiron dithiolate complexes: electronic asymmetry vs. secondary coordination sphere interaction
    摘要:
    为了追求 "旋转 "结构,并探索氮杂氮孤配对的影响,报告了 FeIFeI 模型复合物,其中两个 Fe(CO)3-xPx 分子与理想构型(扭转角大于 30°)有明显的扭转。由[Fe2(μ-S(CH2)2NiPr(X)(CH2)2S)(CO)4(κ2-dppe)]2, 1 的质子化和甲基化分别制备的[Fe2(μ-S(CH2)2NiPr(CH2)2S)(CO)4(κ2-dppe)]22+(X = H, 4; Me, 5)的Φ角分别为 34.1 和 35.4°(平均值)。这种剧烈的扭转归因于 Fe2 单元内的不对称取代,其中 dppe 配体以 κ2 模式配位到一个 Fe 位点。在 N⋯C(COap)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扭转角减小到 10.8°,这表明 1 内氮杂位点的孤对作用控制了扭转。桥接二膦配体的骨架也会影响扭曲。如果配体较短,就会形成结构更紧凑的[Fe2(μ-S(CH2)2NiPr(CH2)2S)(μ-dppm)(CO)4]2,即 7。以桥接方式形成的 Dppm 可以实现近乎椭圆的构型。与此相反,[Fe2(μ-S(CH2)2NiPr(CH2)2S)(μ-dppe)(CO)4]2, 6 中的 dppe 可以扭曲 Fe(CO)3-xLx 片段,从而采用应变最小的结构。此外,N⋯C(COap) 相互作用会将扭曲引向一个特定的方向,以实现更紧密的接触。因此,6 中的 N⋯C(COap)距离较短,为 3.721(7) Å,Φ 角较大,为 26.5°。相比之下,7 中的相应参数为 3.987(7) Å 和 3.9°。研究了 (μ-dppe)[Fe2(μ-S(CH2)2NiPr(CH2)2S)(CO)5]2 通过缔合机理转化为复合物 1 的过程。
    DOI:
    10.1039/c0dt01332c
  • 作为产物:
    描述:
    [Fe2(μ-S(CH2)2N(n-Pr)(CH2)2S)(CO)6]21,2-双(二苯基膦)乙烷甲苯 为溶剂, 以60%的产率得到[(Fe2(μ-(SCH2CH2)2N(iPr))(CO)4(μ-dppe))2]
    参考文献:
    名称:
    Influences on the rotated structure of diiron dithiolate complexes: electronic asymmetry vs. secondary coordination sphere interaction
    摘要:
    为了追求 "旋转 "结构,并探索氮杂氮孤配对的影响,报告了 FeIFeI 模型复合物,其中两个 Fe(CO)3-xPx 分子与理想构型(扭转角大于 30°)有明显的扭转。由[Fe2(μ-S(CH2)2NiPr(X)(CH2)2S)(CO)4(κ2-dppe)]2, 1 的质子化和甲基化分别制备的[Fe2(μ-S(CH2)2NiPr(CH2)2S)(CO)4(κ2-dppe)]22+(X = H, 4; Me, 5)的Φ角分别为 34.1 和 35.4°(平均值)。这种剧烈的扭转归因于 Fe2 单元内的不对称取代,其中 dppe 配体以 κ2 模式配位到一个 Fe 位点。在 N⋯C(COap)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扭转角减小到 10.8°,这表明 1 内氮杂位点的孤对作用控制了扭转。桥接二膦配体的骨架也会影响扭曲。如果配体较短,就会形成结构更紧凑的[Fe2(μ-S(CH2)2NiPr(CH2)2S)(μ-dppm)(CO)4]2,即 7。以桥接方式形成的 Dppm 可以实现近乎椭圆的构型。与此相反,[Fe2(μ-S(CH2)2NiPr(CH2)2S)(μ-dppe)(CO)4]2, 6 中的 dppe 可以扭曲 Fe(CO)3-xLx 片段,从而采用应变最小的结构。此外,N⋯C(COap) 相互作用会将扭曲引向一个特定的方向,以实现更紧密的接触。因此,6 中的 N⋯C(COap)距离较短,为 3.721(7) Å,Φ 角较大,为 26.5°。相比之下,7 中的相应参数为 3.987(7) Å 和 3.9°。研究了 (μ-dppe)[Fe2(μ-S(CH2)2NiPr(CH2)2S)(CO)5]2 通过缔合机理转化为复合物 1 的过程。
    DOI:
    10.1039/c0dt01332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