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dence for considerable MP double bond character which, leads to a marked reduction of π-delocalization in the diazaphospholenium unit. Studies of metal NMR spectra of tungsten complexes revealed further, 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δ 183 W and 1 J WP which allows monitoring of trends in metalphosphorus multiple bonding. Surprisingly, spectroscopic and structural data suggest that the cation 1 displays
摘要 Diazaphospholenium 配合物很容易通过配合物 [M(bipy)(CO) 3 (L)] (L=CO, MeCN, M=Mo, W) 与 1,3-dimesityl-4-chloro-1 的反应获得。 ,3,2-二
氮杂
磷鎓
三氟甲磺酸盐 (1) [OTf] 和相应的对
氯-二
氮杂
磷鎓 (8)。后一种反应通过前所未有的配位诱导 PCl 键电离进行,不需要外部亲电试剂的进一步帮助。发现复合物在构型上是稳定的,但可能会选择性地取代反式
配体,同时保留
磷部分。所有化合物均通过分析和光谱技术进行了表征,其中两种配合物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进行了研究。光谱和结构数据提供了相当大的 MP 双键特征的证据,其中,导致二
氮杂
磷单元中的 π- 离域显着减少。对
钨配合物的
金属核磁共振光谱的研究进一步表明,δ 183 W 和 1 J WP 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可以监测
金属
磷多重键合的趋势。令人惊讶的是,光谱和结构数据表明阳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