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η6-N-acetyl-2′-phenylethylamine)RuCl2]2 | 1441239-2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η6-N-acetyl-2′-phenylethylamine)RuCl2]2
英文别名
[Ru(η6-N-phenethylacetamide)Cl2]2;[(η6-N-acetyl-2′-phenylethylamine)RuCl2]2
[(η6-N-acetyl-2′-phenylethylamine)RuCl2]2化学式
CAS
1441239-21-9
化学式
C20H26Cl4N2O2Ru2
mdl
——
分子量
670.391
InChiKey
FGYYQFNAYVVLDK-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Phenylalanine – a biogenic ligand with flexible η6- and η6:κ1-coordination at ruthenium(ii) centres
    摘要:
    (S)-2,5-二氢苯丙氨酸1与氯化钌(III)的反应生成γ-氯桥联二聚体Γ6-苯丙氨酸乙酯络合物3,后者在碱性条件下可转化为单体类似物Γ6:Γ1-苯丙氨酸乙酯络合物12。研究人员对Γ6-和Γ6:Γ1-螯合苯丙氨酸配体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反应性进行了研究。3与乙二胺衍生物N-对甲苯磺酰乙二胺或1,4-二-N-对甲苯磺酰乙二胺的反应生成单体Γ6:Γ1-苯丙氨酸乙酯络合物14和15,后者可皂化生成络合物16和17,而不会改变金属中心的内配位层。Γ6:Γ1-苯丙氨酸络合物17和N-Γ1-苯丙氨酸络合物13的结构通过X射线晶体学得到了证实,它们是由3与过量吡啶反应生成的。
    DOI:
    10.1039/c3dt50589h
  • 作为产物:
    描述:
    N-乙酰基-1,4-环己二烯-1-乙胺 、 rhodium(III) chloride hydrate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92%的产率得到[(η6-N-acetyl-2′-phenylethylamine)RuCl2]2
    参考文献:
    名称:
    Phenylalanine – a biogenic ligand with flexible η6- and η6:κ1-coordination at ruthenium(ii) centres
    摘要:
    (S)-2,5-二氢苯丙氨酸1与氯化钌(III)的反应生成γ-氯桥联二聚体Γ6-苯丙氨酸乙酯络合物3,后者在碱性条件下可转化为单体类似物Γ6:Γ1-苯丙氨酸乙酯络合物12。研究人员对Γ6-和Γ6:Γ1-螯合苯丙氨酸配体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反应性进行了研究。3与乙二胺衍生物N-对甲苯磺酰乙二胺或1,4-二-N-对甲苯磺酰乙二胺的反应生成单体Γ6:Γ1-苯丙氨酸乙酯络合物14和15,后者可皂化生成络合物16和17,而不会改变金属中心的内配位层。Γ6:Γ1-苯丙氨酸络合物17和N-Γ1-苯丙氨酸络合物13的结构通过X射线晶体学得到了证实,它们是由3与过量吡啶反应生成的。
    DOI:
    10.1039/c3dt50589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Application of Reversible Intramolecular Sulfonamide Ligation to Modulate Reactivity in Organometallic Ruthenium(II) Diamine Complexes
    作者:Samuel A. Kemp、Timothy J. Prior、Huguette Savoie、Ross W. Boyle、Benjamin S. Murray
    DOI:10.3390/molecules25020244
    日期:——
    variation of the sulfonamide R group and the length of the tether linking it to the arene ligand the acidity of the sulfonamide NH group, and hence the pH-region over which regulation of metal coordination occurs, can be modulated. Intramolecular sulfonamide ligation controlled the reactivity of complex 4 within the 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pH-region, rendering it more reactive towards 5ʹ-GMP in mildly acidic
    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属化形成了许多属药物抗癌活性的基础。这些化合物的一个主要限制是它们的反应性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原则上可以发生在健康组织和癌组织中,可能导致体内副作用。在这里,我们提出了有机 (II) 乙二胺配合物中芳烃系磺酰胺官能团的 pH 依赖性分子内配位,作为控制中心属原子配位环境的途径。通过改变磺酰胺 R 基团和将其连接到芳烃配体的系链长度,可以调节磺酰胺 NH 基团的酸度,从而调节属配位调节发生的 pH 区域。分子内磺酰胺连接控制复合物 4 在生理相关 pH 区域内的反应性,使其在肿瘤组织典型的弱酸性 pH 条件下对 5ʹ-GMP 的反应性比健康组织典型的弱碱性 pH 条件更具反应性。然而,发现通过螯合物开环激活 4 相对于典型细胞培养测定的时间尺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且发现这一系列复合物的成员对 HT-29 细胞系没有细胞毒性。这些复合物为开发增强效力的类似物提供了基础,其中分子内磺酰胺连接以
  • pH-Dependent Modulation of Reactivity in Ruthenium(II) Organometallics
    作者:Timothy J. Prior、Huguette Savoie、Ross W. Boyle、Benjamin S. Murray
    DOI:10.1021/acs.organomet.7b00868
    日期:2018.2.12
    The pH-dependent intramolecular chelation of a tethered sulfonamide ligand in ruthenium(II) arene complexes is demonstrated, a process shown to modulate metal-centered reactivity toward the model ligand guanosine 5′-monophosphate within the 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pH region.
    证明了(II)芳烃配合物中束缚的磺酰胺配体的pH依赖性分子内螯合,该过程显示出在生理相关的pH范围内调节了以属为中心的对模型配体鸟苷5'-单磷酸的反应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