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2Cl4(3,5-dimethyl-1-thiocarboxamide pyrazole)2 | 825613-1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2Cl4(3,5-dimethyl-1-thiocarboxamide pyrazole)2
英文别名
Co2(3,5-dimethyl-1-thiocarboxamidepyrazole)2Cl4
Co2Cl4(3,5-dimethyl-1-thiocarboxamide pyrazole)2化学式
CAS
825613-13-6
化学式
C12H18Cl4Co2N6S2
mdl
——
分子量
570.246
InChiKey
IPZYRYZQLIUTAN-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o2Cl4(3,5-dimethyl-1-thiocarboxamide pyrazole)2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cobalt(II) 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Transitionmetal complexes with pyrazole-based ligands
    摘要:
    描述了 Cu2L2Cl4、Cu2L2Cl2、Cu2L2Br2 和 Co2L2Cl4 复合物(L=3,5-二甲基-1-硫代甲酰胺基吡唑)的热分解过程。在 L 与氯化铜(II)反应的过程中,研究了中心离子与配体摩尔比对络合物形成过程的影响。在 Cu(II):L 摩尔比为 1:1 的甲醇溶液中,反应生成黄绿色的 Cu2L2Cl4 晶体。在滤液中,形成了热力学上更稳定的橙色 Cu2L2Cl2 铜(I)络合物。当 Cu(II):L 的摩尔比为 1:2 时,只能得到后一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是根据常规方法确定的。根据 Cu2L2Cl2 热分解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体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提出了一种分解机制。
    DOI:
    10.1007/s10973-005-9986-0
  •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甲基吡唑-1-硫代甲酰胺 、 cobalt(II) chloride hexahydrate 以 丙酮 为溶剂, 生成 Co2Cl4(3,5-dimethyl-1-thiocarboxamide pyrazole)2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吡唑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第18部分:具有3,5-二甲基-1-硫代羧酰胺吡唑的新型双核Cu(I),Cu(II)和Co(II)配合物: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
    摘要:
    摘要三种新的分子式为[Cu 2 II L 2 Cl 4](1),[Cu 2 IL 2 Br 2 Br 2](2)和[Co 2 II L 2 Cl 4](3)(L = 3)的金属配合物。合成并通过化学分析,FT-IR光谱,溶液电导率,固态磁测量以及X射线单晶和可变温度粉末衍射对1,5-二甲基-1-硫代羧酰胺吡唑进行了合成和表征。配合物1形成双氯桥连二聚体,其中Cu(II)处于扭曲的三角双锥体配位形式,其顶端位置被氯原子占据。磁性测量表明,二聚体中Cu(II)中心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其单重态-三重态交换参数为J = -19.40 cm-1。配合物2形成双硫桥联二聚体,与Cu(I)扭曲的四面体配位,其顶端位置被溴原子占据。配合物3是1的钴类似物。它包含由五坐标高自旋Co(II)在变形的三角双锥体环境中形成的双核单元。3的磁化强度在室温和5 K之间没有显着偏离居里-魏斯行为。所有晶体结构都通过
    DOI:
    10.1016/j.ica.2004.06.05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